在實踐中,對于仿冒知名商品的行為進行法律制裁時主要須解決兩個問題,即何謂知名商品以及如何認定仿冒行為。迄今為止的法律法規(guī)對于這兩個問題尚未有詳盡的、便于操作的規(guī)定,判斷的標準也頗為模糊。這固然賦予了執(zhí)法人員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有助于靈活處理具體情況,但也因此不免出現許多爭議,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具體承辦人難以準確、高效地處理問題,影響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guī)的施行效力。
一、知名商品的認定
國家工商局1995年7月6日“關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guī)定”(以下簡稱“若干規(guī)定”)中,認為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分析這個定義不難發(fā)現,定義的本身邏輯上存在循環(huán)定義的問題,若再探究下去,還可發(fā)現諸如怎樣算“具有一定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是伺種具體狀態(tài)等問題,本為解決模糊區(qū)的問題,卻又進入另一模糊區(qū),彈性依然很大,仍然不便于具體操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立法中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如日本表述為“眾所周知的商品”和“在需要者之間廣為熟知”的商品。
在實踐中,判斷商品是否知名時依賴于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并且往往不能輔以足夠的證據。這樣就造成當事人對處理結果發(fā)生爭議而執(zhí)法者未必能夠據理服人。
知名商品的認定更大意義上講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首先必須對于相關立法宗旨系法律規(guī)制仿冒行為的目的有透徹的理解。在這種場合,法律的目的一是在于制裁仿冒行為這種不勞而獲、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做法,二是在于保護知名商品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維護知名商品的市場優(yōu)勢地位,為競爭性的市場提供一種激勵。其中第二點尤其反映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更重于維護競爭的意圖。據此,從提供激勵、維護競爭的角度出發(fā),在認定知名商品時,范圍、標準均以寬為宜,否則一味追求嚴格的規(guī)范或者使用諸多的條件,一方面帶來主張侵權人在舉證(是否為知名商品)方面的極大困難,另一方面為侵權人留有諸多空隙可以利用,并且執(zhí)法機關在處理相關案件時必定會束手縛足,不足以充分發(fā)揮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講,國家工商局“若干規(guī)定”中“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被他人擅自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足以造成購買者誤認,該商品即可認定為知名商品”的反推判斷是符合立法原意的,不失為一種便于實際操作的良方,可資借鑒。
一般而言,判斷商品知名度所涉及的標準大致包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責令停產停業(yè)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法定監(jiān)護人有哪些
2020-12-23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虐待的
2020-11-21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物業(yè)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6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有什么
2021-01-1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