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主體是怎樣的
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常見的經營者包括:自然人、經濟組織、各種法人等。
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規定及行為
(1)法律規定
中國制定和施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并明確規定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種表現,其中包括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用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
(2)不正當競爭行為
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市場混淆、商業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商業毀謗等。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種種不實手法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虛假表示、說明或承諾,或不當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使用戶或者消費者產生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業競爭者的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成分、用途、產地等所作的引人誤解的不實宣傳。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或者其他能影響交易的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低價傾銷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低價傾銷違背企業生存原理及價值規律,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引發價格大戰、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等惡性競爭事件,甚至導致全行業萎縮的嚴重后果。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詆毀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從而削弱其競爭力的行為。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主體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主體是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提供服務等的經濟組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拆遷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