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交通逃逸最輕處罰是什么?
最輕的處罰是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的;
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
二、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離開事故現場,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在現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綜合上面所說的,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之后一般就會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但這份責任也是有輕有重的,一般對于最輕的處罰也只是罰款,重一點的就是拘役,如果造成人員的傷亡就會被判有期徒刑,所以,不同的案件所處理的方法就會不一樣。
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交通肇事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