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開荒地的開荒形式也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民擅自開荒,第二類是農民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之類進行開荒。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在保護耕地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來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也就是國家會保護農民在政策范圍內開荒的土地權益。
雖然在《土地管理法》中規定: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也是屬于農村集體組織所有,但《物權法》中也明確規定:土地上的附著物是屬于農民自己所有;在土地征收的過程中,雖然農民朋友拿不到土地補償款,但安置補償、土地附作物以及青苗補償費還是需要發放給農民的。所以開荒地被征收的農民朋友不需要擔心,無論是擅自開荒,還是政策范圍內允許開荒都能夠拿到這些補貼!
相關閱讀:開荒地征地時有權獲得補償
在我國農村地區,承包土地主要有兩種形式,在法律稱謂上,一種是家庭承包,另一種則稱謂其他方式承包。家庭承包指的是作為村組成員的村民,無償的從村集體或村小組集體獲得土地使用權,以家庭為單位承包集體土地的一種方式,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承包方享有: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占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而其他方式承包則是有償的獲得集體土地使用權,不是以村民資格為前提的。
根據《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對承包方和發包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事項加以約定說明,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可以由雙方議定。但是,以其他方式承包農用地的,在土地被征收的時候,承包方不能獲得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但是仍然有權獲得青苗費和對土地改良的補償費用。
土地補償款所針對的是對土地所有權人的一種補償,而安置補助費則是對承包土地的農戶的一種補償,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為了保障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和生活來源的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解決因土地被征用而產生的剩余勞動力的安置問題而發給被征地單位的專屬款項,只能補助給失去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很顯然,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并不存在因土地被征用而喪失基本生產資料和生活來源的問題,不需要專門的安置。承包方基于土地被征用而發生的損失,可以通過領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形式得到彌補。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承包方因承包經營的土地被依法征用或者被依法批準使用后,要求發包方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補償或者要求發包方對其為改良土地的實際投入給予適當補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也就是說,以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除應獲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之外,還可以主張對土地進行改良的投入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代理人掛靠需要多少錢
2021-03-03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