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緩依法變更為立即執行死刑的期限,是否必須等到二年期滿以后?對此,學術界也有不同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為,設立死緩制度的宗旨在于控制死刑執行的范圍,但緩期二年執行是有條件的,如死緩犯在緩期執行期間仍不思悔改,犯了較為嚴重的故意犯罪,查證屬實,就應核準執行死刑,如果等到2年期滿后再執行死刑,僅從其消極后果上看就不能接受,且不論是否與刑法規定相抵觸。何*松主編:《刑法教科書》,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頁。另一種觀點認為,從文理上看,似乎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不需要等到2年期滿以后就可以執行死刑,但是,刑法規定的死緩是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如果沒有等到2年期滿就執行死刑,有違死緩的本質,也有悖死緩的宗旨。權衡利弊,似乎還是等到2年期滿后執行死刑要合適一些。張明楷著:《刑法學(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頁。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死緩變更為死刑立即執行的期限,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1)如果死緩犯再犯的故意犯罪本身是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對其執行死刑不必等二年期滿以后。假使對這種情況也要求等二年期滿以后,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還在刑罰執行中產生極不合理的現象,即作為普通身份狀態下的行為人犯該處死刑立即執行之罪的,可以被立即執行死刑,而死緩犯在緩期執行期間又犯該處死刑立即執行之罪的,卻要等到二年期滿以后,這樣,對后者的處理還要比前者寬大。(2)在多數情況下,死緩變更為死刑立即執行的期限,必須是二年期滿以后。因為刑法之所以規定對死緩犯“緩期二年執行”,目的就在于確定一定的時間期限,給予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的機會,在此法定期限內由刑事執行機關對犯罪分子進行綜合考察。這一期限是立法者基于某種合理根據而確立的,不得隨意縮短或延長。即使死緩犯再犯的故意犯罪本身應判處死緩,而綜合起來考慮可充足原判死緩執行死刑的,對其執行死刑也必須是二年期滿以后。因為這里要求確定的是數個死刑是否最后應當上升為死刑立即執行的問題。楊*先等主編:《新刑法施行疑難問題研究與適用》,中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271頁。
筆者認為,上述第一種觀點是正確的。理由是:(1)符合刑法立法的本意。刑法對死緩減為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都規定有“二年期滿以后”的限制條件,而對死緩犯執行死刑只規定“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這表明死緩的減刑與執行死刑在期限上是有區別的,前者必須在二年期滿以后,后者無時間限制,不必等到二年期滿以后。(2)符合死緩制度的宗旨。死緩是有條件地暫不執行死刑。為了控制死刑的實際執行,給罪該處死的罪犯在執行死刑的環節上留下了一線生機。如果死緩犯不珍惜這個機會,在緩期執行期間又犯了較嚴重的故意犯罪,表明其不思悔改,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大,很難對其進行改造和矯治,無須繼續考驗,應依法立即執行死刑,這也是死緩宗旨的應有之意。(3)符合行刑人道主義的原則。在我國,對罪犯的教育改造,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原則,執行死刑也盡量減少罪犯的痛苦。倘若對死緩犯執行死刑必須在二年期滿以后,那么,死緩犯在等待執行死刑期間是很痛苦的,往往會在病態心理支配下做出一些非理智的選擇。因此,等到二年期滿后才執行死刑,對于死緩犯而言,是不人道的,而依法立即執行死刑卻是比較人道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雙方自愿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
2020-12-10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