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拆遷的依據有哪些
(一)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是《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該條限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簽訂《房屋拆遷協議》后,按照合同法的相關法律,要求履行合同進行拆遷的,當事人應當履行其義務,所以拆遷協議也是作為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的。
二、申請執行部門
(一)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有沒有明確的履行相關權利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實施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二)實施強制拆遷之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三、強制拆遷程序
(一)在政府作出責成決定后,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提前15日通知被拆遷人,并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盡量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
(二)被拆遷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內仍未自動搬遷的,人員才能正式實施強制搬遷。
(三)強制拆遷時,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單位負責人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并由公證部門對被拆遷房屋及其房屋內物品進行證據保全。實施強制拆遷時,被執行人應當到場,當然,如果其拒不到場,也不影響執行機關的執行。
(四)強制拆遷房屋證據保全時,公證機關應通知被拆遷人到場。如其拒不到場,公證員應在筆錄中記明。公證員應當組織對所有物品逐一核對、清點、登記,分類造冊。并記錄上述活動的時間、地點,交兩名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在場人員核對后,由公證員和在場人員在記錄上簽名。被拆遷人拒絕簽名的,公證員應在記錄中記明。
(五)物品清點登記后,應運至指定處所,交給被執行人接收。不能立即交于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將物品存放在合適的倉庫中,同時,拆遷人應制作通知書,通知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領取物品。逾期不領的,拆遷人應辦理提存。
強制拆遷行為不是都屬于違法行為,因而我們就不能將違法行為與強拆劃上等號。在強拆中也可以分為司法強拆、非法強拆以及暴力強拆,不同類型下產生的法律效果與責任也不一樣。而強制拆遷也是有依據的,主要是《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中規定的內容。
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怎么認定違章建筑,違章建房能強拆嗎?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