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強拆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一)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該條限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簽訂《房屋拆遷協議》后,按照合同法的相關法律,要求履行合同進行拆遷的,當事人應當履行其義務,所以拆遷協議也是作為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的。
二、申請執行部門
(一)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有沒有明確的履行相關權利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實施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二)實施強制拆遷之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三、強制拆遷程序
(一)在政府作出責成決定后,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提前15日通知被拆遷人,并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盡量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
(二)被拆遷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內仍未自動搬遷的,人員才能正式實施強制搬遷。
(三)強制拆遷時,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單位負責人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并由公證部門對被拆遷房屋及其房屋內物品進行證據保全。實施強制拆遷時,被執行人應當到場,當然,如果其拒不到場,也不影響執行機關的執行。
(四)強制拆遷房屋證據保全時,公證機關應通知被拆遷人到場。如其拒不到場,公證員應在筆錄中記明。公證員應當組織對所有物品逐一核對、清點、登記,分類造冊。并記錄上述活動的時間、地點,交兩名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在場人員核對后,由公證員和在場人員在記錄上簽名。被拆遷人拒絕簽名的,公證員應在記錄中記明。
(五)物品清點登記后,應運至指定處所,交給被執行人接收。不能立即交于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將物品存放在合適的倉庫中,同時,拆遷人應制作通知書,通知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領取物品。逾期不領的,拆遷人應辦理提存。
政府強拆行為不是都屬于違法行為,因而我們就不能將違法行為與強拆劃上等號。在強拆中也可以分為司法強拆、非法強拆以及暴力強拆,不同類型下產生的法律效果與責任也不一樣。而政府強拆也是有依據的,主要是《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中規定的內容。
拆遷怎么賠,房屋拆遷補償費有多少?
如何計算房屋拆遷賠償數額
沒有合法手續的房屋拆遷,請注意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下適用學生傷害事故責任
2020-12-05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