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可以用緩刑嗎
滿足條件可以判緩刑。從中國刑法的規定來看,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沖突,各國法文化傳統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云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布:對中止犯就應大幅度從寬處理。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于最輕的。
緩刑條件
其一是被判處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法院認為暫不執行所判刑罰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
其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也就是說,適用緩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經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下,再考慮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現,認定其放在社會上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決定是否執行刑罰。如何準確把握適用,關鍵在于怎樣來認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審判實踐中,是否適用緩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由于“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沒有統一的考量標準,因而有的考慮被告人犯罪的情節和案發后的悔罪表現、受害人的態度等等,在認定悔罪表現方面也大都將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如自首、立功、從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贓退賠或賠償受害人損失、是否繳納罰金等作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將被告人不適宜監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一些與被告人相關聯的不合法的客觀因素作為適用緩刑因素考慮。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觀意識,缺乏對被告人的平時表現的調查了解,忽略了對適用緩刑罪犯的監管、幫教、改造等客觀條件的考慮。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親屬為了能使被告人適用緩刑,免受監禁,表示愿意多交罰金、多賠償損失,以金錢的付出來體現被告人的悔罪態度,以至使之成為緩刑的交換條件;有些單位組織出于被告人親屬的種種關系,礙于情面,不切實際地亂出證明,一概證明被告人表現良好;有的幫教組織也停留在紙面上,形同虛設,少數幫教成員甚至不知道被幫教的對象;等等。這些現實存在的情況,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實性,也不能如實反映適用緩刑的客觀條件,給法官提供了種種假象,導致了法官在考慮對被告人適用緩刑時出現偏差。因此說,對被告人歸案后是否誠心悔過,適用緩刑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實質上都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確定。而現行的緩執行制度將這種待定狀態交由法官提前認定,確實難于準確把握,以至緩刑期間重新犯罪的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是報復性犯罪。也容易導致法官濫用職權,盲目地適用緩刑,造成重罪輕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應得的懲罰,有損法律的嚴肅性。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對方是否適用緩刑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是否滿足判緩刑的條件,通常情況下,如果犯罪中止沒有造成任何損害是,不會進行處罰如何造成了傷害就可以減輕處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全文有關房產、離婚、孩子撫養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13損壞他人名譽罪怎么判
2020-12-23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