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個人隱私,不希望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他人利用,但是同時,作為中國的公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政府信息的公開力度,希望更多的了解政府信息。那么,有關隱私權與信息公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呢?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將誒是一下有關隱私權與信息公開的法律規定這個問題。
一、 政府信息公開中的隱私權
隱私,作為一種與個人生活密切關聯的法益或民事權利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和各國不同程度的法律保護,然而,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擴張,隱私或隱私權在遭受來自于民事主體的侵權威脅的同時,也面臨著行政機關等公權力主體的威脅和侵害,特別是在政府信息公開的過程中,政府在調查、收集、公開信息時,必然涉及公民個人的秘密和隱私信息。因此,如何在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隱私”一詞的英文表達為“Privacy”,在美國,隱私一詞涉及信息的獲得或揭露、身體的隱秘、所有權或者控制權、個人決策權等方面的含義。在我國,“隱私,又稱為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寧不受他人非法干擾,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開等” 。也有學者認為,“隱私就是私生活,它相對于公共生活而言,是指與公眾無關的純屬個人的私人事務,包括私人活動、私人的活動空間以及有關私人的一切信息” 。政府信息公開中的“隱私”,是指行政機關公開所保管的檔案或記錄中涉及的有關個人的信息 ,這里的“保管”包括搜集、保管、利用和傳播等行為。
在我國,隱私權作為一項重要的人格權,就其內容而言,一般包括私生活秘密權、空間隱私權、私生活安寧權等 。在政府信息公開中,公民的隱私權是與權利主體的知情權相關聯的,具體包括以下五種權利形式:第一,知情權。公民有權知悉、了解與自己相關的個人信息被搜集、保管、利用和傳播的目的、用途和范圍等情況,并有權查詢個人信息。第二,控制權。公民對于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控制,有權決定是否向政府提供個人信息、提供哪些信息;有權決定是否公開、利用或準許他人公開或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第三,修改權。公民在發現行政機關記載的個人隱私信息有誤時,有權要求進行修改和補充。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甚至規定個人在發現資料不準確或不完整的時候,有權阻止資料的儲存。第四,安全保障權。公民有權要求管理部門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以保障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不當泄漏。第五,救濟權。公民在自己的隱私權被侵害后,有權通過行政途徑或司法途徑等來進行救濟。
二、 協調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保護的原則
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存在著利益上的沖突。
第一,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保護存在著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政府信息公開的社會價值在于維護“社會利益”和“公共利益”。首先,政府信息公開能夠使公民通過各種形式監督和制約政府,使政府執行民意,以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其次,政府信息公開,把權力置于“陽光”之下,有利于防止腐敗和權力濫用;再次,政府信息公開,能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益,促進政府決策更加科學,使政府管理行為更加公開、規范、高效。而隱私權保護的價值在于維護“個人利益”,隱私權保護的目的在于保護個人的私生活秘密,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不被打擾和干涉。
第二,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保護存在著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政府信息公開是滿足公民知情權的需要,知情權是法治社會公民的一項重要的民主權利,有學者認為,應將知情權作為一項基本權利,在憲法層面得到確認 。而知情權作為一種法律權利,對于知情權的權利主體而言,就獲得了一項向義務人提出要求的請求權;對于它的義務主體而言,就承擔了一項向權利主體提供相關信息的法定義務,因此,為滿足這一權利要求,需要信息公開這一手段。而公民知情權的行使又有可能與其他公民的個人隱私權發生沖突,有時候,一方想要了解的信息可能是另一方隱私權保護的對象,這就出現了政府信息公開中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因此,如何協調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保護之間的沖突,是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原則來協調政府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保護的沖突。
1、國家及公共利益原則。個人隱私權只有在符合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圍內才會受到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于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這是各國立法所共同遵循的準則。當個人隱私涉及公共利益、政治利益時,法律就要偏向于后者,因為它符合大多數人的需要,從長遠來看,根本上也符合隱私權主體的利益。為了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政府信息公開中固然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權,但一旦發生國家或公共利益需要時,個人利益當然地服從于國家或公共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說,“個人隱私應受法律的保護,但個人隱私甚至隱私與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發生聯系的時候,個人隱私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私事,而是屬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再受隱私權的保護,它應成為歷史記載和新聞報道不可回避的內容” 。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原則。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是憲法確認的公民基本權利,隱私權是一種獨立的人格權,行政機關行使信息公開權,應以不侵犯隱私權、不詆毀人格尊嚴為前提,在隱私權和公共利益無關的情況下,法律要側重于對隱私權的保護。當今社會,隨著政府機關行政職能的日益擴大,政府機關掌握著大量的個人信息,隱私權愈發變得脆弱和易于遭受侵犯,在協調兩種權利的沖突時,絕不能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權、追求公開的最大化為由,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和人格尊嚴。對于政府官員及公眾人物的與社會不發生直接聯系的個人信息、私人領域和家庭生活等個人隱私,除非本人同意,行政機關不得將之公之于眾。否則,就可能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
首先我國法律明確具體的規定了政府信息必須進行公開,這是保障公民知情權的表現,同時也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控制,也就是公民有權利選擇將自己的信息是否公開以及公開的程度。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小編建議可以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2020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版權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