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原則是確定保險事故損失原因與損失結果之間關系的原則。有學者指出所謂近因不是指時間或空間上與損失結果最為接近的原因,而是指促成損失結果的最有效的,或起決定作用的原因。英國學者**T·斯蒂爾將近因原則定義為:“近因是指引起一系列事件發生,由此出現某種后果的能動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這一因素作用的過程中,沒有來自新的獨立渠道的能動力量的介入。”一般認為近因原則產生于18、19世紀的英國,著名的《蒙托亞-倫敦保險公司訟案》(1851年)就是一個典型的近因原則案例。法官在裁決這一案例時宣布:“在航行中一艘滿載皮革和煙草的貨船,突然船艙進水,海水腐蝕了皮革,但并沒有浸濕煙草,也沒有浸濕包裝煙草的紙箱;盡管如此,腐爛皮革散發的臭氣仍然毀壞了煙草。法庭認為,船艙進水事故是導致煙草和皮革損失的原因”。在這個案件中船艙進水延伸的因果聯系沒有中斷過,并且導致了最終結果的發生。此種情況下多種原因依次發生連續不斷,而且有前因后果的關系。這種情況下最先發生并造成一連串事故的原因為近因。
具體到本案中王某某的死亡屬于多種原因連續發生導致死亡。首先王某某糾集數人去砸玻璃是原因,導致盧某等人追趕并發生毆打王某某的行為致王某某死亡。在這一個過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王某某等人的砸玻璃行為,正是這一行為引起了盧某才等人守夜、追趕、毆打等行為,以至于引起了王某某的死亡。所以在該案中近因是王某某糾集人砸玻璃的行為,該行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犯罪行為,所以對王某某的死亡符合保險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應當拒付。
筆者認為被保險人雖然是被“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但是“踢打”行為不屬于“新的獨立渠道的能動力量的介入”,不是被保險人死亡的近因。這是因為近因原則是指效果上的近因,也就是原因對損失發生的一系列時間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該作用不是時間上的接近,也不是造成損失的最后原因。近因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如果自身不具有獨立的介入能力,而是從屬于另一原因,盡管另一原因是間接的但其仍然是近因。雖然被保險人致死的最直接原因是“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但是“踢打致其脾破裂死亡”中“踢打”行為本身是由于被保險人的故意犯罪行為引發,可以認為“踢打”行為依附于被保險人的故意犯罪行為,正是被保險人的故意犯罪行為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可見該理賠案件中的近因為被保險人的故意犯罪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貸款買房婚后共同還貸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1-05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拆遷安置房名額轉讓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