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遷問題上,一些企業主又害怕拆遷,拆遷后確實影響企業的正常的生產,關鍵時候可能決定一個企業的前途命運,有的一些企業主有希望拆遷,通過拆遷能夠獲得一筆比較客觀的拆遷款,通過這筆拆遷款能夠盤活一個企業或者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那么企業能不能得到補償呢?企業獲得拆遷補償前提是什么呢?? ?
一、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第二十二條規定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這些規定當然適用企業拆遷。
二、企業拆遷補償費用構成
企業拆遷補償費用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拆遷資產補償費用
拆遷資產的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設備而生的補償等。
(1)經營場地補償
企業的經營場地一般是通過租賃得來。租賃的土地分為租賃國有土地和租賃集體土地兩種。企業拆遷必然會導致這種租賃關系的終止,那么企業在租賃合同中的期待利益如何保障?根據《條例》規定,拆遷補償對象是國有土地上的建筑物及附屬物,對空地或凈地的補償,拆遷法規并沒有做出統一的規定。對集體土地上的建筑物拆遷也沒用規定。
也有直接通過招拍掛或劃撥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但土地管理法中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方面,僅規定給予適當補償,但沒有詳細的規定。
全國各地方的拆遷土地補償,往往與房屋、建筑物補償計算在一起,不明晰、不透明的情況大量存在,使得權利人的權益無法獲得相應的合理補償。同時,這也是我們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在制訂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的時候,應當加以保護的地方,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引起重視。
(2)房屋、建筑物補償費用確定問題。
對于房屋、建筑物的補償,應當以相關房產證明登記的建筑面積為計算標準。因為歷史原因無法辦理房產證明和土地證明的,可經實際丈量確定。房屋、建筑物的價值一般應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共同委托評估公司,評估公司根據相關評估技術標準,確定房屋、建筑物的實際價值。
(3)設備補充費用按照重置成新價計算
設備搬遷安裝費用應當按國家和當地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機器設備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搬遷設備;二是不可搬遷設備;可搬遷設備因拆遷而引起的損失費又可分為實物損失費和功能損失費。實物損失費包括拆卸費用、運輸費用、安裝費用、調試費用等。功能損失費用包括搬遷引起的機器精度下降、不合格產品的增多。對于不可搬遷設備,拆遷會導致該設備的廢棄,故應結合其成新和重置價,計算設備重置成新價,對所有人進行補償。
在拆遷的實際操作中,拆遷非住宅房屋,其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每個地方應當有確定的標準;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照設備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2、停產停業損失
停產停業損失,以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既包括實際經營損失也可酌情包括預期經營損失。
該部分是法律實踐中出現爭執較大的部分,我認為停產停業費用不僅應當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的實際損失,還應當包括按照往年同一時期的實際銷售額或利潤額確定補償數額。這部分費用,往往是直接影響企業賠償總額的部分,因此,也是拆遷律師維權的重中之重。
《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具體標準和計算方法該條例并沒有統一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也沒有進行規定。在法律實踐中,補償的標準、依據常常由市一級地方政府以政策性文件規定,各地補償標準不同,計算方法也不同,這在立法上未免是一個遺憾。
3、拆遷補償費用
拆遷補償費用,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
(1)設備搬遷安裝費
對于可搬遷的設備,應當本著繼續利用的原則,進行異地搬遷安裝,繼承投入使用。據此產生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是拆遷引起的必然損失,拆遷人應當予以補償。
(2)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
因拆遷而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在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中并沒有詳細性規定,屬于拆遷當事人相互協商爭取的項目。拆遷如果導致員工解聘,那么,應當根據具體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法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4、基于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
基于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人為了加快拆遷進度,拆遷人往往會采取速遷獎勵的辦法鼓勵被拆遷人、承租人盡早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搬出拆遷范圍。獎勵費用金額的大小,由拆遷人根據拆遷實際確定,也可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實際承租人之間協商確定。應當注意的是,如果被拆遷廠房的所有人和使用人發生分離時,獎勵費用應當支付給實際使用被拆遷廠房的承租人,這已經由政策性文件進行規定,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三、企業獲得拆遷補償的前提條件
從拆遷政策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獲得拆遷補償的前提條件有一下幾個方面:
1、在拆遷范圍內
如果企業沒有在拆遷范圍內,就涉及不到拆遷問題。這個是最大的前提。
2、拆遷資產補償費用判斷
1)是否占有一定的經營場地在拆遷范圍內;
2)經營場地上是否有永久或半永久行的房屋或建筑物;
3)設備等是否需要重新遷移安裝;
3、拆遷是否造成了企業的停產;
4、有沒有雇傭工人,并因拆遷停工需支付給工人的費用;
本文介紹了拆遷的相關規定,以及拆遷款的補償標準,并進一分析了企業獲得拆遷補償前提條件。在現實生活中,作為企業主應主動響應拆遷號召,也應切實實事求是的評估因拆遷給自己企業造成的損失,提出合理的補償要求,不能因一己私利,給國家或集體的項目規劃造成比必要的損失。
?企業拆遷賠償項目中包括哪些內容
?2017最新拆遷補償條例全文
?房屋拆遷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就補償款繳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1-27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訴請解除贍養協議可否認定無效
2021-02-08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