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極易受到侵害,但是我國又提倡信息公開,所以碎玉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了解隱私權與信息公開的界限的規定,才能使得自己的財產權益得到保障,在個人隱私去哪受到侵害之后,該如何使得到救濟呢?
一、隱私權與信息公開的界限是如何規定的?
政府信息公開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的需要,是打造透明政府、誠信政府的有效手段。這些年來,政府信息公開的力度越來越大,從提高透明度的角度來看是好事,但是當信息公開的“大勢所趨”遇到個人隱私保護的“時代難題”,怎樣把握信息公開的度,防止其成為個人隱私泄露的源頭,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
政府公開的信息中包含一些公民個人信息,這是難免的。但公開部分個人信息不能等同于刻意為之、涉嫌侵權的隱私泄露。或許工作人員主觀上并無惡意,只是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強,對于信息“裸奔”有著慣性的“麻木”,即便如此,也不能輕視其可能帶來的隱患:從個人層面說,如果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難以預料;從社會治理層面說,信息保護的“破窗效應”會進一步放大。
信息公開與隱私保護之間應有合理的界限。事實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并不是空白,但對于個人隱私的范圍、判斷標準上有些籠統。注重信息公開中的隱私保護,首先應從制度層面劃清界限,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可以公開的事項清單及避免公開的限制清單。其次,在相關法規出臺之前,有關部門不能放任無策,相反要提高隱私保護意識,在工作中視具體情況來決定公開程度。比如公示低保金名冊時將一卡通賬號也一并公示,是否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公示大學生創業補貼時將個人信息全部公開,是否超出了公眾知情權的基本需要?多一點考量,多一份細心,個人信息安全就會多一份保障。
二、隱私權的保護措施:
1、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屬于侵害隱私權的行為。當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權行為。
2、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
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文化中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不因好奇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我們要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習。
3、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和榮譽意識。
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榮譽。親人、朋友之間常常會分享一些個人秘密,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時,我們要承擔起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這不但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隱私。保護公民的隱私權,是道德的呼喚,有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信息公開一般是國家機關才有的權利,職員也需要按照既定的規定,監督國家機關是否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對于沒有履行義務的行為,是可以請求得到司法救濟的。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老板因員工離職扣培訓費合法嗎
2021-01-17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1-03-16公益訴訟可以和解嗎
2021-01-25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