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醫療糾紛的處理原則有哪些?
1、堅持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置的原則;
2、堅持醫患雙方地位平等的原則;
3、堅持過錯原則。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流程是什么?
1、發生醫療事故爭議,醫患任何一方都有權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填寫申請表格,或醫患雙方共同向醫學會申請鑒定。
2、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調解及協助醫患雙方向醫學會提出醫療事故鑒定申請。當醫療事故爭議調解不成功,患者家屬可以在知道醫療爭議之日起一年內向市醫學會提出醫學鑒定,或者直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申請書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4、患者死亡,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尸檢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尸檢應由提出異議一方交納尸體檢驗費。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四十八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
5、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受理的醫療事故鑒定申請,5個工作日內移交給市醫學會。
6、按有關規定,提出要求鑒定的一方,應先向市醫學會交納醫療事故爭議鑒定費。若鑒定結果為醫療事故,則該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若鑒定結果不是醫療事故,則該鑒定費由提出鑒定方支付。
7、市醫學會組織專家進行醫療事故爭議鑒定。
8、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將鑒定結論送達申請人及另一方當事人。
9、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若鑒定結果不是醫療事故,醫療機構是不用賠償任何費用的;若鑒定結果為醫療事故,則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進行賠償。
處理醫療事故必須醫患雙方共同配合才行,特別是患者家屬,即便醫療事故已經給患者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患者家屬也不能通過找醫鬧或其他違法行為來處理醫療糾紛,患者家屬拒不配合處理,且造成嚴重后果的,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醫療糾紛訴訟的絕對時效是多久?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