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使人僅實施指使行為,并未幫助肇事人逃逸的情況,因其不構成犯罪,只能道德上評判或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上述《解釋》顯然對此作出了犯罪的定性,擴大了刑法適用范圍,使無罪的人受到不應有的刑事處分。
2、指使人實施指使行為,并幫助肇事者逃逸的情況。指使人之行為應構成包庇罪。所謂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住所、財物,幫助其逃逸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刑法立法本意在于懲罰幫助犯罪分子逃匿的人,只要幫助逃匿,不管以何種手法,客觀上加大了司法機關抓捕難度,甚至造成抓捕不能的,就應以該罪處罰。指使人在交通事故發生以后,在肇事者可能犯罪的情況下,主觀上明知行為人逃逸行為會發生肇事人逃避搶救義務及責任追究的結果,并希望或放任這一結果的發生。客觀上實施了幫助肇事人逃逸的行為,加大司法機關抓捕難度,甚至造成抓捕不能。其所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因此,指使人之指使行為構成了包庇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美容院顧客被欺詐怎么辦,消費者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08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