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惡習令國人深惡痛絕,醉駕“入刑”令人們拍手稱快,然而,最近一則消息,則令人有哽咽在喉的感覺。“不應將醉駕一律認定為刑事犯罪”,不知道這種說法結果將會如何?
醉駕害人害己,危害社會,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醉駕入刑開始這幾天,各地依然不斷傳出醉駕者的消息,可見醉駕癖習頑固之一斑。
其實,醉駕治理入刑不入刑并不重要,重要的關鍵在于依法辦事。醉駕猖獗,久治不愈,這與相關執法部門不能夠嚴格執法有直接的關系。不是有交警執法上路不讓帶手機的說法嗎?為什么,嚴重干擾執法,導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有關系有門路的人“下不為例”,結果腐敗必生,泛濫成災。有法不依,或者有法可依隨便根據自己的興趣執行,這比沒有法律法規還要嚴重,古人早就警告過我們。
至于醉駕問題,目前的入刑還不夠嚴厲,這一點我們應該與“人家”接軌,不要老是收錢的就趕緊接軌或者創造性地接軌,對于醉駕,就是無視別人的生命,就是蔑視別人的生命權。你不能非要等到醉酒者撞死撞傷人了才去依法辦事吧!醉駕問題,甚至是酒駕問題,都應該是各種處罰當中最嚴厲的,因為,這有點主觀故意的成分在里面。漠視別人的生命權力本身就是極不道德的事情,本身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但是,如果說醉駕不一定都入刑,如果從緊急等特殊情況角度而言,似乎尚可理解,但是,如果缺少一些明確的界定,這種說法等于在混淆視聽了,不是別人在擾亂執法,而是這句話就足以讓這個令人稱快的良法就地變成惡法。再說,你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醉駕不入刑的標準來嗎?如果不能,還是醉駕入刑的好!便于執法,便于監督。否則,就像以前治理醉駕一樣,交警上路不敢帶手機,看見有關系的、熟悉的、“這個可以下不為例”,豈不是與犯罪分子沆瀣一氣、同流合污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