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張某家境貧寒,一直娶不上媳婦,后來與一智障婦女成婚,婚后接連有了兩個兒子。這在別人眼里看是高興事,但張某卻發愁不已,他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孩子,妻子又不會勞動,家庭負擔很重。2015年3月8日,妻子又生下一個兒子,這一下讓他更愁了。他思來想去,決定把小兒子給人撫養。
消息傳出后,便有人來幫忙牽線。經鄰居介紹,還在襁褓中的兒子以6萬元的價格賣給了鄰村的成某。他想,一來這6萬元可以補貼家用,二來兒子找個好家庭也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但這看似合理的意愿,卻使張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法律解讀】
拐賣兒童罪,是指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我國《刑法》第240條規定了對該罪的量刑幅度是由最輕的5年到最重的死刑,可見我國對該罪的重視和防范。
親子親賣是拐賣兒童罪的一種行為方式,相關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中。根據該意見規定,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親生子女的,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論處。
該意見同時指出要嚴格區分借送養之名出賣親生子女與民間送養行為的界限。區分的關鍵在于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應當通過審查將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無收取錢財及收取錢財的多少、對方是否具有撫養目的及有無撫養能力等事實,綜合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屬于出賣親生子女,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論處:將生育作為非法獲利手段,生育后即出賣子女的;明知對方不具有撫養目的,或者根本不考慮對方是否具有撫養目的,為收取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的;為收取明顯不屬于“營養費”、“感謝費”的巨額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的以及其他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的情況。
至于那些不是出于非法獲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難,或者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包括收取少量“營養費”、“感謝費”的,屬于民間送養行為,不能以拐賣兒童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無錫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辦理
2020-11-24歷史遺留無證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