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認定責任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對于機動車出租、出借使所有人與使用人相分離情形下發生的交通事故,《侵權責任法》第49條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對機動車所有人進行歸責。該條款規定,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該“相應”的賠償責任具體指何種責任,觀點不一。
一是因“人”的因素而致過錯的情形。在駕駛人無證駕駛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或者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麻醉品,或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等情形下,駕駛人主觀狀態應為故意。如果所有人“知道”該情形仍出租、出借機動車而發生交通事故的,二者均系故意,應承擔連帶責任。因為就認識因素而言,二者對無證駕駛等行為本身及其違法性是明知的;就意志因素而言,二者未必直接追求或者希望損害后果的發生,但至少對可能引發的損害后果持放任態度。因此,二者構成有意思聯絡的共同加害行為,屬于侵權責任法第8條規定的“共同實施侵權行為”情形,應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所有人“應當知道”駕駛人無證駕駛等情形但疏于注意而發生交通事故的,屬于所有人過失與使用人故意的結合,應承擔按份責任。這是因為該種情形不屬于“共同侵權”,排除了承擔連帶責任的可能。侵權責任法對共同侵權的“共同性”理解采取收縮主義,只認可有意思聯絡的主觀共同侵權,以行為人之間有意思聯絡為必要條件,并不認可行為關聯的客觀共同侵權。因而“共同實施”應理解為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在出租、出借機動車情形中,所有人并沒有與使用人之間就無證駕駛等行為形成明示或默示的合意,造成的損害后果更不是所有人希望或接受的,因而該種情形不構成侵權責任法第8條規定的共同侵權。再者,該種情形符合部分因果關系的數人侵權。按照侵權責任法第11條、第12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后果,如果每個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承擔連帶責任,否則承擔按份責任。“足以造成”與“結合造成”是區分連帶責任與按份責任的關鍵。在無證駕駛等情形中,損害后果由使用人直接造成,所有人疏于注意的過失僅是為使用人的加害行為提供了條件,這與侵權責任法第11條規定的每個行為都“足以”造成損害后果的情形不同。故而,其與使用人的加害行為共同構成侵權責任法第12條規定的部分因果關系數人侵權,應當承擔按份責任。
二是因“車”的因素而致過錯的情形。對于因機動車缺陷而致損害的,除共同故意或故意與過失結合等情形外,尚有雙方均為過失的情況。也即所有人“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但未盡到必要的維修義務且未告知駕駛人,駕駛人在使用時感覺到機動車有缺陷但輕信能夠避免,從而導致損害后果發生。關于該類責任承擔,筆者認為,除所有人因主觀故意而使其行為與駕駛人的行為之間密切聯系成為一體,因而需要作為一個共同的整體行為對全部損害后果承擔連帶責任之外,其他行為都僅僅是為損害后果的發生提供原因力,因而仍舊屬于侵權責任法第12條“分別侵權”的情形,所有人應當承擔按份責任。
關于補充責任。侵權責任法有3個條款明確規定了“相應的補充責任”,分別是有過錯的勞務派遣單位、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教育機構等主體對他人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從這些情形看,承擔相應補充責任的都是不作為,屬于勞務派遣單位等主體的不作為與勞務人員等主體的作為相結合造成損害后果的情形,而在出租、出借機動車情形中,無論所有人是故意還是過失,其出租、出借機動車的行為都不是不作為而是作為,是所有人的作為與駕駛人的作為相結合造成損害后果的情形,故不符合侵權責任法關于“相應的補充責任”的構件要求。
看來把車借給別人出了交通事故借車人也會承擔責任與風險,所以要么對于借車的行為要謹慎小心要么平時對于自己的車輛情況要多多注意及時維修,特別對于酒后駕車或者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不僅不能借還要盡量勸他別開車出行,如果出了問題請及時聯系專業相關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黃周端律師,中共黨員,福建省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為專職律師。黃律師具有多年的法學教育背景,在從事多年的律師執業期間,具有豐厚的法學功底和實踐經驗,條理清晰、庭審應辯能力強。對待任何案件,無論標的大小,都能夠細心專業的分析處理案件。工作作風優良,收費公道,是值得信賴的律師,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及好評。黃律師執業前期辦案廣泛涉及婚姻家庭、房產糾紛、工傷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債務追償等經濟合同等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的法律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并已成功代理了多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繼承及在爭取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等訴請基本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工傷賠償、債權追討、交通事故賠償以及刑事辯護案件,維護了眾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的經濟損失。這些成功的案件也為其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單位: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手機:15980206080。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59號世界金龍大廈16層(附近站點:古三座、樹兜站)QQ:583567300,微信:15980206080、zhouzhou
離婚時一方可以分割對方的住房公積金嗎
2020-12-01擔保過期法院怎么處理
2021-02-13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