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構成要件
要認定一個刑事犯罪案件是否屬于犯罪的第一步就是要考察犯罪的構成要件。對于刑事犯罪而言,一般有四大構成要件,包括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
一、刑事犯罪主體
1、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無刑事責任能力。
2、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對八種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應負刑事責任。
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量刑:
①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②不適用死刑(包括死緩)。
3、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能力:
1、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
①當負刑事責任;
②可以從輕或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醉酒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刑事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必然或可能發生,即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即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犯罪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應當認識到,但沒有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2、過于自信的過失: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輕信能夠避免,即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沒有認識到,也不能夠、不應當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危害結果的最終發生違背其意志。
三、刑事犯罪客體
指為刑事法律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四、刑事犯罪客觀方面
“作為”即積極的行為,是指以積極的身體舉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不作為”行為構成不作為犯必須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并且:
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種義務一般指由憲法、法律和其他法規所規定并為刑法所認可的義務,任何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都必須履行這種義務;
2.職務或業務上要求承擔的義務;
3.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
4.基于法律行為承擔的義務。
要認定一個刑事犯罪案件是否屬于犯罪的第一步就是要考察犯罪的構成要件。對于刑事犯罪而言,一般有四大構成要件,包括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