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指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只適用于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該學者的理由如下:
(1)符合犯罪構成理論;
(2)符合法律規定的文義;
(3)符合立法原意,有利于實現立法目的;
(4)有利于實現罪行相當。
當然肇事后再故意或過失發生另一起交通事故致使他人死亡的情況又另當別論,我們這里不予考慮這種情況。既然交通肇事罪為過失犯罪,那么其共同犯罪能否成立?因為刑法第25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交通肇事罪共犯質疑
由此可見,《解釋》仍未能圓滿解決問題,雖然它將逃逸的故意犯罪行為(帶離現場遺棄或隱匿)分離出來,但當逃逸行為的主觀罪過為間接故意甚或故意時,同樣也超出交通肇事罪的適用范圍,因為任何一種犯罪,不能同時既是過失犯罪,又是故意犯罪,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行為人對死亡結果持故意態度,但卻按過失(交罪)定罪,顯然有違法理。《解釋》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1)交通肇事后未將傷者帶離現場的逃逸過失致人死亡應定交罪,但若為間接故意仍定本罪,則于法理無依,按法理應定為(間接)故意殺人罪。
(2)交通肇事罪為過失犯罪,根據傳統刑法理論,本罪不能構成共同犯罪,指使逃逸致人傷殘或死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有學者指出:指使逃逸的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不作為形式的致人死亡的行為,行為人的指使,不僅僅是教唆逃跑,實際上是教唆或幫助肇事中實施新的犯罪行為。因而行為人也隨著肇事者新的犯罪行為的實施而構成新的犯罪的教唆犯。行為人和肇事者都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肇事者是實行犯,行為人是教唆犯,即行為人和肇事者屬于間接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