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現實根據上,逃逸所帶來的必然是交通事故危害的進一步擴大和案件處理過程的延遲,必然會導致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只有將逃逸行為設置成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節,才能通過加重處罰的方式,宣告、警示肇事人不要就范,從而發揮刑罰的預防和教育作用。
第三,在義務來源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肇事人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首要義務是救助傷者,嚴禁肇事人在肇事后逃逸。那么,刑法在以人為本的大時代背景下,將逃逸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處罰情節,其初衷也必然是出于對被害人權益的保護。
綜合以上幾點,筆者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肇事人的主觀動機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是逃避法律追究,二是置被害人所受傷害等損害事實于不顧,逃避救助義務。根據這兩種動機,肇事人所表現出來的逃逸行為也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肇事后,肇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畏罪潛逃。二是交通肇事后,肇事人置被害人所受傷害等損害事實于不顧,為逃避救助義務,逃離現場。《解釋》將肇事人逃逸的主觀動機限定為逃避法律追究,必將縮小逃逸的調控范圍,是一種過度追求司法資源節約的表現。這種界定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形成這樣的尷尬局面,交通事故發生后,肇事人更傾向于向公安機關報警,或者直接到公安機關投案,而漠視、回避對被害人的救助,從而使得被害人的損失進一步擴大,使已有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投保人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