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告人拒絕辯護人辯護怎么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這表明拒絕接受辯護與委托辯護、申請法律援助一樣,都是被告人的權利。被告人與辯護人形成法律服務關系的根基在于被告人對辯護人有著充分的信任。否則,被告人不能對辯護人如實陳述案情,辯護人的辯護就沒有運作下去的條件。
同時,辯護人的唯一職責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如果被告人不信任辯護人,辯護人就會面臨角色上的困惑。被告人對其所委托的辯護人,因為辯護人未能充分履行其職責進行有效辯護等原因,對辯護人的服務心存疑慮,擁有拒絕繼續接受辯護,另行作出對其更為有利的選擇的完全自由。
被告人此時的拒絕接受辯護,本質上是撤銷對辯護人的授權。法院面對被告人的此項權利行使,原則上只能予以尊重與配合。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辯護律師與被告人委托的辯護人一樣,其存在的正當性亦取決于被告人的信任,因此被告人原則上也有拒絕接受其辯護的權利。
自行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雖然有著拒絕接受辯護的權利,但是這項權利在現實行使中,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54了對第一次拒絕與第二次拒絕兩種情況的處理。
如果被告人當庭第一次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準許。重新開庭后,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這是第二次拒絕,法院可以準許,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辯護人,由其自行辯護。
二、拒絕指定辯護的后果
拒絕辯護的條件,依據我國律師法的規定,律師接受委托后,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托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此外,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通過的《律師執業行為規范》規定,出現下列情況時,律師可以拒絕辯護、代理: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從事犯罪活動的;委托人堅持追求律師認為無法實現的或不合理的目標的;委托人在相當程度上沒有履行委托合同義務,并且已經合理催告的;在事先無法預見的前提下,律師向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務將會給律師帶來不合理的費用負擔,或給律師造成難以承受的、不合理的困難的;委托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不具有客觀真實性、關聯性與合法性,或經司法機關審查認為存在偽證嫌疑的;其他合法緣由。
對于辯護人依照有關規定當庭拒絕繼續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合議庭應當準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宣布案件延期審理,由被告人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者由法院為其另行指定辯護律師。
三、建立被告人選擇辯護人制度的理由
首先,建立被告人選擇辯護人制度有利于辯護功能的實現。刑事辯護權是歸屬于被告人的一項專屬性權利,它是基于被告人基于被指控的特定事實而產生的一種專屬性權利。指定辯護的宗旨是為了增強被告人的訴訟防御能力,防止他們由于經濟困難、生理障礙或年齡等原因而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賦予被告人選擇指定辯護人的權利,由于辯護人是尊重被告人的意愿來確定的,有利于獲得被告人的信任與合作,辯護人可以有效地履行辯護職責,發揮辯護功能,以保證平等審判,從而實現國家刑罰權行使的公平性。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刑事案件訴訟中,被公訴機關指控涉嫌犯罪的當事人稱作“被告人”。但在民事、行政案件訴訟中的被指控的當事人稱作“被告”,提出指控的一方則稱為“原告”,也就是說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有“被告人”的稱謂。
綜上所述,被告人在拒絕辯護以后,可以自行要求另行委托人辯護,合庭應當準許,但是有次數的限制,但是對于被告人在庭下接觸對其辯護人的委托而更換辯護人,司法解釋沒有作出次數的限制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法院立案后,幾天會發傳票給被告人
刑事案件被告人一審不認罪法院怎樣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