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要作用說,
此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只限于為了實現單位犯罪意圖積極參與實施單位犯罪的單位內部一般工作人員。構成單位犯罪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必須是單位內部人員;第二,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必須是親自實施了單位犯罪行為的人員;第三,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必須對所實施的單位犯罪是明知的;第四,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必須是在單位犯罪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員。重要作用是指單位犯罪的骨干分子和積極分子,對單位犯罪的實行和完成,起了突出的作用。對于雖然參與實施單位犯罪的實行,但沒有起重要作用的自然人,不宜認定為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二是行為參與說,
該觀點認為,單位犯罪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單位成員中所有直接實施單位犯罪行為,具體完成單位犯罪計劃的人。有學者進一步認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授意、指揮、組織下,積極參與和實施單位犯罪的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甚至有觀點認為,雖知行為屬于違法,但受到單位領導或其他人員的脅迫而實施單位犯罪行為的人,亦屬于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參照《刑法》第28條脅從犯的規定予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上述兩種觀點的根本區別在于,參與單位犯罪的所有人員是否都是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應當有范圍上的限制。
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不僅影響單位犯罪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含義的內容,而且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單位犯罪案件的處理結果也起著重大影響作用。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認為單位犯罪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范圍不宜過大,應限于積極參加單位犯罪并對單位犯罪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并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雇傭的人員。應當注意的是,在單位犯罪中,對于受單位領導指派或奉命而參與實施了一定犯罪行為的人員,一般不宜作為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根據單位人員在單位走私活動中所發揮的不同作用,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確定一人或者數人。對于受單位領導指派積極參與實施走私犯罪行為的人員,如果其行為在走私犯罪的主要環節起重要作用的,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
對于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認定,應當根據重要作用說,將其限定為“積極參加實施單位犯罪行為并對單位犯罪起較大作用的單位成員”,然后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刷單套現違法嗎
2021-01-23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