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假想防衛是犯罪么
假想防衛是屬于犯罪的。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
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
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
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二、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假想防衛也是屬于犯罪的一種的。假想防衛并不是屬于法律上規定的自主防衛,它與自主防衛是有著主觀意識形態上,以及客觀因素決定的。對于自主防衛,是在當事人受到傷害,并且即將會受到致命傷害的時候,才進行的自主防衛。而假想防衛則是一種當事人假象,卻并未有著會發生的跡象。
如何區分正當防衛過失殺人
防衛過當致死判多少年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被侵權人
2020-12-29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