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與事前防衛區別是什么?
1、假想防衛,是指對實際上并不存在,僅是行為人主觀上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進行的所謂防衛。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對于假想防衛,應視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失而予以不同的處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且刑法規定為過失犯罪的,就按過失犯罪處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則按意外事件處理,不承擔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事前防衛也稱為事前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而進行的所謂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二、正當防衛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它應該符合下列條件:
1、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2、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3、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綜上所述,正當防衛是人們的合法權利,針對不法侵害,防衛可以減少損失,防止自己發生嚴重人身傷害等不利后果。在防衛分類中,假想防衛不是真正的防衛,其只是當事人主觀認為。而事先防衛是針對不法侵害預備階段,一般來說,這樣的防衛要承擔法律責任。
什么是防衛過當,防衛過當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獨生子女拆遷的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3-08拆遷房買賣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8什么是公房,公房拆遷費如何分配
2020-12-10房屋拆遷糾紛訴訟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3家里養豬場沒證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