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屬不屬于正當防衛?
不屬于,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如果他人尚未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人預先加以打擊,屬于“事先防衛”。如甲、乙在激烈爭吵之后,甲看見乙扛著鋤頭朝他家走來,便繞到乙的背后,一石頭將其砸傷或砸死。乙朝他家走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來打架滋事,但是乙還在路上,尚未開始實施傷害行為,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甲屬于事先防衛,不成立正當防衛。另一種可能是乙根本無不法侵害的意思,不過是路過而已,那么,甲屬于假想防衛。
二、假想防衛的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假想防衛的認定,一般需要結合犯罪事實來進行確定,司法機關在對假想防衛案件或者是正當防衛案件進行審查時,也需要首先對相關事實進行認定后才可以處理,以避免出現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
正當防衛打死人違法嗎?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簽合同有效嗎
2020-11-25公司收購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2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