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王某,男,26歲。被告人:劉某,男,25歲。
一日,王某對劉某說:“李某家里只有李某一人在家,你想要電視機,去把李某家的電視機抱回去算了。”劉某對王某說:“怕李某看見,你把他引出去。”王某同意。當天晚上,王某到其朋友家串門,看見朋友正與李某喝酒,便坐下來一起喝。誰知,這天夜里,劉某沒有與王某商量,單獨一人到李某家,將其價值1827元彩電盜走,藏于家中,后彩電丟失。
分歧意見
此案中,劉某構成盜竊罪沒有異議。對于王某的定性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構成盜竊罪共犯。理由是:王某與劉某事先共謀,且劉某在行竊當晚,王某與李某在一起喝酒,客觀上起到了將李某引出家,為劉某盜竊創造作案條件的作用,屬互相配合,共同盜竊。
第二種意見認為,王某首先提出偷李某的電視機,所以此案的犯意是由王某提出的。后劉某依“計”而行。王某對劉某盜竊起到了教唆的作用。故應對王某以盜竊罪的教唆犯論處。
第三種意見認為,王某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罪。理由是:王某的行為與犯罪結果間沒有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王某與李某喝酒不是在共同犯意下實施的,該行為與犯罪結果只是一種偶然巧合的關系。
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根據刑法第25條第一款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犯罪主體、主觀、客觀三大要件。主體要件是指必須是“二人以上”;主觀要件是指必須是“共同故意”犯罪,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二是各共犯人之間具有意思聯絡;客觀要件是指必須有“共同行為”,“共同行為”不僅指各共犯人都實施了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行為,而且指各共犯人的行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形成為一個整體。“共同行為”意味著各共犯人的行為都是共同犯罪行為這一整體的組成部分;在發生了危害結果的情況下,各共犯人的行為作為一個整體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因而也可以肯定各共犯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在本案中,主體要件的成立沒有問題,但是在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方面,(1)盡管案發當天,王某與李某在一起喝酒,但只是巧合,王某當時并沒有將李某從家中引出的主觀故意。王某當晚不知道劉某正在實施盜竊,也未將李某在外喝酒的情況告知劉某,所以王某并未參與實施盜竊,并不能形成“共同故意”。(2)盡管王某首先提出犯意,但根據本案情況,兩人事先商談是相互配合實施共同盜竊,這種商談至多只能算是一種犯意的流露。所以,二被告人行為并沒有形成在共同故意支配下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一個整體。故劉某單獨實施盜竊這一危害結果與王某的犯意提出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3)教唆犯的特點是本人不親自實行犯罪,只是通過各種方式向他人灌輸犯罪思想。二被告人是事先共同商談,不是教唆。王某與劉某商談盜竊后,本人也未親自實施盜竊。劉某盜竊后,王某也沒有包庇或銷臟行為。故王某不構成盜竊罪(共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農村拆遷補償按人口來補償嗎
2021-02-26房屋征收與補償什么是臨時周轉和臨時過渡,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