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中的共同犯罪,由于犯罪人之間往往是單純的技術配合,彼此之間互不相識,甚至永生不會謀面,從而使網絡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產生了困難;犯罪方法和犯罪手段呈現出的網絡化特征,比如惡意制作與公布病毒制作軟件與變形器、教授和指導他人入侵技術和方法、利用信用卡號產生器產生卡號并公布在網絡上供人下載的、惡意公布超級用戶密碼、制作和提供非法侵入或者免費下載資料的犯罪工具性軟件、公布高價格軟件的安裝密碼事件等等,使我們用傳統方法區分網絡教唆、網絡幫助或網絡傳授犯罪方法遇到了障礙;網絡環境下共同犯罪人,因其實施犯罪的方法和手段都是在計算機上輸入一定的程序或指令,都表現為同樣的行為方式,根據傳統的“作用分類法”,已無法準確界定主犯與從犯的界限;網絡共同犯罪在表現形式上也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有所不同。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各共同犯罪人互不了解、互不相識,但由于具有共同的犯罪意向而結成犯罪同盟。這種犯罪同盟或叫犯罪聯盟,與傳統的共同犯罪形式均有不同,既不符合現有刑法典的概念界定,用傳統刑法理論也不能得到圓滿的解釋。凡此種種,這些行為已經與傳統犯罪有性質上的不同,已非傳統刑法理論和立法設置所能夠解決[1]。
總之,網絡環境中的共同犯罪問題已成為刑法理論急需給予關注并加以及時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我們研究網絡犯罪所不能回避的一個重大理論課題。
一、網絡共同犯罪及其特征分析
關于網絡共同犯罪的概念,刑法學界根據各自研究需要的不同有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觀點從廣義上來理解,認為網絡共同犯罪“可以寬泛地指兩人以上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網絡上主要是在互聯網上實施的共同故意犯罪行為。”[2]另一種觀點則是從狹義上來理解,認為網絡共同犯罪是“主要針對通過網絡實施的危害網絡系統及其數據的共同犯罪行為。”[3]這兩種觀點在對網絡共同犯罪本質的理解上并無歧義,都認為是共同犯罪的一種,符合共同犯罪的一般特征。二者的區別集中表現在網絡共同犯罪所涵蓋的范圍上。狹義說所指的網絡共同犯罪實際上僅指刑法第285條、第286條規定的兩種純正的計算機網絡犯罪。而廣義說則認為除此之外還包括刑法第287條所規定的利用計算機網絡所實施的各種傳統犯罪。筆者在此同意廣義說的觀點,認為網絡共同犯罪,作為共同犯罪的一種特殊形式,簡單說就是發生在網絡空間中的共同犯罪。具體而言,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的以計算機網絡系統和數據為攻擊對象或以計算機網絡為犯罪工具實施其他犯罪的共同犯罪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房可以不辦按揭嗎
2021-02-14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