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成立應負的責任是什么?
假想防衛成立應負的責任包括民事以及刑事責任,假想防衛應負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假想防衛發生的情況下,這種實施防衛的行為雖然也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的行為是對事件發生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造成的。因假想防衛對他人產生傷害的,也需要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二、假想防衛應不應該以故意犯罪來處理
我國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即行為人自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不法侵害的反擊,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正當防衛行為,即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衛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在我國假想防衛罪一般是按照故意傷害罪來判處刑罰的,此時若是受害者能夠原諒侵權者,并且他人造成的社會危害也不是很大,此時侵權者一般是不會被判處車承擔有期徒刑的,最為嚴重的情形也只會被判處罰金,并且會被拘留。
什么是假想防衛 事前防衛是什么意思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滴滴車司機殺人如何判
2021-01-28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