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用補償雖發生在全國城鄉各地,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也不一樣,但作為農村被征用者有充分理由享受同樣的法律環境。從憲法和法理上說,對公民基本權利的限制與剝奪的立法權,只能由全國人大行使,而不能交由其他機關行使。特此建議,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一部有關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法。
1.明確規定征用補償的基本原則
從法理上正確分析征用補償法律關系,是確立征用補償基本原則的基礎。
第一,政府行為必須受到法律嚴格限制的原則?!罢饔谩笔且环N行政法律關系。就政府而言,對農民私有財產進行征用(或因征用進行房屋拆遷),性質上是公權對私權的干預限制,最基本的原則是政府行為必須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非法律明文規定的授權事項不可為,包括權力的范圍和行使權力的方式。就農民而言,其私有財產應當接受法定的公共利益的限制。
第二,公平合理的補償原則。征用后的“補償”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政府負有公平合理補償農民財產損失的職責和義務;農民有權要求政府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補償標準和金額的確定應遵循平等合理、彌補實際損害的基本原則,不能以行政手段限制和剝奪農民的財產主體地位及求償權。
2.明確界定公共利益的具體事項
公共利益是政府在公權限制私權過程中的行為邊界,也是公民接受限制的行為邊界。法律要以例舉或排除的方法對公共利益作出嚴格具體界定,防止假公共利益之名,僭越法律,進行商業開發的違法行為。
3.制定統一的補償計算標準及安置原則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對土地使用權的征用補償規定比較明確,有具體的計算標準。同理,對房屋等私產的征用補償也應確定計算標準。在此基礎上,由各地按照規定的計算方法確定具體的補償金額。通過制定補償計算標準,既能防止征用方克扣、壓低征用補償費用,損害農民利益;也能防止被征方漫天要價、謊報和擴大面積,非法獲利,加重國家用地負擔的事件發生。
4.規定嚴格的法律程序
政府對農民私有財產的征收必須借助嚴格的法律程序完成。具體包括:第一,征用程序。如:財產評估程序、補償標準公示程序、聽證程序、強制拆遷程序。第二,救濟程序。如:行政裁決程序、仲裁程序、訴訟程序。
這些程序都必須明確而完善,特別要避免地方政府同時充當決策者、規則制定者、征用方及糾紛的最后裁決者的多種角色。
5.在較大規模的征用補償過程中,政府可以考慮為農民配備律師,提供法律指導、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