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共同犯罪的競合的區別
共同犯罪的競合,簡稱共犯的競合,是指一個共同犯罪人在一個共同犯罪中實‘施了數種分工行為的情形。共犯的競合與共同犯罪與想象競合犯的交叉形態并不相同。根據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可以劃分為組織犯、實行犯、教唆犯或者幫助犯,但是在現實中某些共同犯罪人往往可能同時實施多種分工行為,如甲教唆乙殺丙,繼而又與乙共同殺害丙。共犯的競合就是從共同犯罪人的分工角度上考察共同犯罪人具有雙重甚至雙重以上共同犯罪人身份的現象。在共犯的競合中,一個共同犯罪人實施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而身兼數個共同犯罪人身份,因此,共犯的競合是數個行為的主體的競合,而不存在一個行為觸犯多個罪名的問題,其實質是共同犯罪人多種分工身份的重合,主要影響的還是共同犯罪人在一個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處罰問題。嚴格地講,由于共犯的競合本身并不涉及多個罪名而只影響量刑,故將共犯的競合納入共同犯罪的罪數論范疇似乎不太妥當
(二)共同犯罪與想象競合的交叉形態和共同犯罪與牽連犯的交叉形態的區別
共同犯罪同樣也會與牽連犯形成交叉形態。牽連犯是指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情形,成立牽連犯必須具備以下要件:(1)牽連犯是以實施一個犯罪為目的;(2)必須具有數個行為,數個行為表現為兩種情況:一是目的行為與方法行為,一是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3)數個行為之間必須具有牽連關系,即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牽連關系的意思,在客觀上具有通常的方法或結果關系;(4)數個行為必須觸犯不同的罪名,即目的行為或原因行為,與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的罪名。{4}筆者認為,雖然存在數個行為是牽連犯與想象競合犯的基本區別,但是在共同犯罪中還應該強調牽連犯的同一主體性,即實施數個具有牽連關系行為系同一主體所為。因此,共同犯罪與牽連犯的交叉形態應當是指共同犯罪中的同一主體在實現共同犯罪的過程中實施了數個具有牽連關系的行為并觸犯不同罪名的情形。例如,甲和乙為了詐騙公私財物,一起偽造公文后共同實施了詐騙行為,就構成了共同犯罪和牽連犯的交叉形態。這里的同一主體,可以是共同犯罪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但他們均必須都既是目的行為或者原因行為的行為主體,又是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的行為主體,才有可能出現共同犯罪與牽連犯的交叉。這是因為:一方面,即使在共同犯罪與罪數交叉形態中,牽連犯的成立也應當嚴格遵守牽連犯形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確保理論邏輯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牽連關系和分工關系具有根本區別,由于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本身就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甚至進行有計劃的分工協作,如果不強調牽連犯的成立必須是同一主體,那么所有各共犯人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觸犯了不同罪名特別是在有幫助犯(因為幫助犯的目的就是為了實行犯順利實施實行行為)的場合幾乎都會演變成了牽連犯。
根據共同犯罪與牽連犯交叉形態的特點,它與共同犯罪與想象競合犯的交叉形態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共同犯罪中的同一主體實施了數個具有牽連關系的行為觸犯了不同罪名,而后者是同一主體實施了一個行為而同時觸犯了數罪名。有學者認為,如果甲乙二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由甲偽造公文,乙則使用甲所偽造的公文進行詐騙。雖然甲乙分別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但仍應成立牽連犯的共同實行犯,以其中的重罪即詐騙罪從重處罰。但如果在甲偽造公文以后,乙參與共同詐騙,甲乙不能成立牽連犯的共同實行犯,甲應成立構成牽連犯,以詐騙罪從重處罰;乙則應以詐騙罪的共同實行犯論處.對于后者的情形,甲作為同一主體實施了偽造公文和詐騙兩個具有牽連關系并觸犯不同罪名的行為,故成立牽連犯,而乙與甲共同實施詐騙行為構成詐騙罪的共同犯罪,是典型的共同犯罪與牽連犯的交叉形態。但是對前者,該學者的看法并不妥當:
首先,甲偽造公文,由乙實施詐騙,但兩者實際上是存在協作關系,或者說是共同犯罪的分工關系,這種不同行為人之間分工關系的情形顯然不符合刑法理論中牽連犯的同一行為人實施數個牽連關系的行為的基本特征,故不存在牽連犯的犯罪形態;其次,如果認為甲乙分別了實施偽造公文罪和詐騙罪,那么甲乙成立構成共同犯罪的依據何在?由于甲乙兩個行為的構成要件完全不同,無論依據完全犯罪共同說還是部分犯罪共同說,都無法得出構成共同犯罪的結論;最后,如果認為實行行為必須是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但甲并未實施任何詐騙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又如何能夠以詐騙罪的共同實行犯予以論處?筆者認為,由于該共同犯罪中沒有出現同一主體實施具有牽連關系的數行為而觸犯不同罪名的情況,故沒有與牽連犯發生交叉,因而不是“牽連犯的共同實行犯”。甲乙雖然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但是只有乙實施了詐騙罪的實行行為,甲偽造公文的行為是為了乙能夠順利實施詐騙,其行為是幫助行為,但同時觸犯了偽造公文罪而發生想象競合,故這種情形應當是共同犯罪與想象競合犯的交叉形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滕律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山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民商合同部專職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執業以來一直專注于民商事法律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善于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辦案技巧解決客戶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以細致、全面、專業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已成功辦理多起合同糾紛案件、債務追討案件、執行案件、建筑工程糾紛和勞資糾紛案件,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擅長領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人身侵權、合同糾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等相關業務。蘇律師一直堅持“忠于委托,勤勉盡責”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實際行動詮釋律師的信仰和追求。
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沒離婚可以在外國再結婚嗎
2021-03-09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