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故對方拖著不處理算逃逸嗎
發生小的交通事故拖著不處理的,并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只是屬于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報警或者提起民事訴訟處理。
第十九條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采取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等方式固定證據后,立即撤離現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但有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交通警察應當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造成交通堵塞的,對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
第一百一十二條 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故意逃逸與無意駛離如何鑒別
鑒別故意逃逸和無意駛離時,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判斷。
1、從輪胎痕跡進行分析。
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遇到危險情況時,采取緊急制動、打方向繞躲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故意逃逸行為是交通肇事后才發生的,所以如果現場存在制動時的輪胎痕跡或行駛軌跡明顯變化,則說明肇事車輛駕駛人知道發生了道路交通事故,應認定為故意逃逸。如果道路交通事故后無意駛離,現場應該既無制動拖印,輪胎的軌跡也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2、從肇事的時間、空間條件上分析。
故意逃逸的條件是路上人車稀少,所以一般發生在夜間、午后、清晨、偏僻道路上。在白天的繁華街道上或交通要道,人車密集,
一般情況下,駕駛人不敢逃逸。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現場,可能是無意駛離。
3、從肇事后的行為進行分析。
故意逃逸者交通肇事后可能采取下列行為:一是故意改變原行車方案——裝卸地點、運行路線、行車方向、時間等;二是有意識地借口或尋機進行非正常的車輛維護和修理,旨在毀滅證據;三是制造假象、偽證,行為不正常,企圖蒙混過關;四是與知情者和利害關系人訂立攻守同盟,抗拒偵查:五是事后裝病不上班或故意跑長途不歸,進行躲避;六是其他不正常行為。
一般情況下,無意駛離者不會出現上述不正常現象,肇事后不躲不藏,行為正常。
4、從接觸部位進行判斷。
若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時,接觸部位在車前部位或前輪,肇事車輛駕駛人故意逃逸的可能性大。如果接觸部位在車的側后方或掛車,肇事車輛駕駛人發現困難,則存在無意駛離的可能。
5、從事故形態上分析。
如果是碰撞事故、碾壓事故,發生事故時聲響很大,車輛顛簸現象嚴重,則多為故意逃逸。如果是輕微刮擦,接觸能量和聲響很小,則存在無意駛離的可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發生小的交通事故拖著不處理的,并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只是屬于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報警或者提起民事訴訟處理。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