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公民等只有土地使用權而無土地所有權。國家規定了不同用途土地的使用權限,即規定了土地使用權終止日期。那么為什么要規定土地使用權終止日期,為什么要規定土地使用權終止日期呢?下面小編將為您詳細介紹。
概念
土地使用權終止,是指因法律規定的原因致使受讓人喪失土地使用權。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終止原因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了導致受讓人土地使用權終止的四種原因:
(1)使用年限屆滿《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依照前款規定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2)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提前收回《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0條規定:“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3)因逾期開發而被無償收回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6條的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必須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動工開發期限開發土地。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
(4)土地滅失土地滅失,是指由于自然力量或人為造成原土地性質的徹底改變或原土地面貌的徹底改變。如因地震或戰爭而使原有土地變成湖泊或河流等。土地滅失,導致土地使用權客體喪失,受讓人因此而終止其土地使用權。
綜上所述,因我國土地歸集體或國家所有,因此國家規定了土地使用權期限,即在期限到來時或者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有關情形時,土地使用權將會被終止。不同用途的土地有不同的使用期限,在使用期限到期時,土地可能會被收回。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