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數額認定應遵循的規則
各地在查處共同經濟犯罪中,有的是以分贓金額定罪處罰的;而有的地方則對各共犯按參與犯罪的金額定罪處罰。應當怎樣確認犯罪金額,從而正確地對共同經濟犯罪人定罪處罰呢?
所謂犯罪金額就是經濟犯罪侵害公私財產的數額,或為侵害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如行賄)而使用的錢物的價值。由于犯罪金額突出地反映了經濟犯罪對刑法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的侵害程度,自然地成為對經濟犯罪人定罪處罰的依據。
怎樣確定共同犯罪人個人的犯罪金額,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著兩種迥然不同的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根據《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第(四)款規定“對于第(三)款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此認為主犯的犯罪金額也就是其參與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額。對于從犯、脅從犯,認為分贓金額代表了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將分贓金額確定為犯罪金額。
第二種做法是以犯罪人犯罪故意所指向的、并為其犯罪行為侵害的總額為標準。比如,共同詐騙案的任何一個犯罪人犯意所指向的均是被害人的一定數額的錢財,且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騙的犯罪結果。其立案標準應以被騙總額計算,而不能以分贓所得計算。
我們贊同第二種做法。理由是:
(1)共同犯罪是一種犯罪的特殊形態,在定罪的時候需要把它作為一個整體,各個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均指向體現犯罪結果的犯罪金額。經濟犯罪均是故意犯罪,經濟犯罪共犯的故意所指向的應是其參與的整個犯罪的犯罪金額。
(2)《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三)、第(四)款對主犯處罰的規定,只是對主犯犯罪金額的確定,不能推導出對從犯、脅從犯犯罪金額的確認。
對從犯、脅從犯來說,其犯罪行為侵害的客體及危害結果與主犯一致,犯罪金額也與主犯是一致的。
(3)以分贓金額作為犯罪金額,在具體操作上至少存在以下矛盾:一是犯罪后沒有分贓或沒來得及分贓,怎樣確定犯罪金額;二是個別犯罪人沒有參與分贓,怎樣確定其犯罪金額;三是查證不了分贓金額的共同犯罪,怎樣確定其共同犯罪人的犯罪金額。
以分贓金額作為犯罪金額對犯罪人進行處罰,其實質不是懲罰犯罪而是懲罰分贓,這是十分可笑的。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共同犯罪的法律知識,從中我們希望司法機關對各類犯罪共犯的犯罪金額認定能作出更明確的解釋,這樣才能實現司法的統一和公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