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土地,只不過在時代不斷變遷過程當中土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現在形成了統一的管理模式。其實我國的人均土地占有量是非常少的,在這種情形下就更是要求國家土地管理中心要做好對土地的保護以及合理的分配。部分的普通民眾其實并不是特別的理解,土地使用權擁有權的規定是什么?
一、土地使用權擁有權的規定是什么?
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一定社會形態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現.新中國成立后,廢除了土地私有制,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業合作化,建立了兩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確認下來,形成了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土地所有權的行使必須符合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
土地所有權內容包括對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同時對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行使權利有三條重要的限制:
1、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行使權利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義務。
2、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不得違反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3、土地所有權禁止交易。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郊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二、土地使用權獲得方法包括哪些?
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三種方式。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2、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即劃撥土地使用權不需要使用者出錢購買土地使用權,而是經國家批準其無償的、無年限限制的使用國有土地。但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者依法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
3、以轉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即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轉讓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
土地的使用權是民眾通過國家法律規定的方式獲取到了國有土地資源以后,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土地使用,但是土地的擁有權不論在何時何地其實都是屬于國家的。農村土地一般是歸集體組織所有的,所以土地的使用權跟擁有權是不一樣的,土地不會因為被我國民眾使用著就成了自己的私人財產了。
2020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新動向是什么?
2020年集體土地承包權將不得流轉
2020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達不到傷殘如何賠償
2021-03-24私人做游戲手辦侵權嗎
2020-12-12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