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中止犯的處罰原則可以減輕處罰嗎?
對于中止犯是可以減輕處罰的;
根據《刑法》第24條的規定,中止犯包括應當減輕處罰和應當免除處罰兩種處罰原則。該條還為具體適用這兩種處罰原則的條件作出了明確規定,是否造成損害是適用兩種不同的處罰原則的條件。
(1)應當減輕處罰原則的適用條件。根據《刑法》第24條的規定,對中止犯適用應當減輕處罰原則的條件是“造成損害”。所謂造成損害,是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結果,但沒有造成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結果。
(2)應當免除處罰。根據《刑法》第24條的規定,對中止犯適用應當免除處罰原則的條件是“沒有造成損害”,所謂沒有造成損害,是指沒有造成任何實際的危害后果。
1、發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4、刑事責任不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中止犯的處罰輕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為進行下去,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5、目的不同: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中止犯就是屬于在犯罪的過程中而中止了犯罪的行為,對于此行為在處罰的原則上一般也會按減輕處罰或者是免予處罰的方式來進行確定,所以,案件不同所存在的處理方式就會不一樣,其目的性就是為了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鎮江市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8大學生實習期可以簽什么合同
2020-11-18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