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人主要有哪些分類
(一)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和組織犯。在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不可能同時還是教唆犯、幫助犯等,反之亦然。
(二)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主犯、從犯和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主犯不可能同時還是從犯、脅從犯,反之亦然;在共同犯罪中,可能只有主犯而沒有從犯,但不可能只有從犯而沒有主犯(當然,主犯可能不承擔刑事責任)。
(三)實行犯,又被稱為正犯,包括直接正犯、間接正犯與共同正犯。
對犯罪實施過程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關鍵人物或核心角色,具有犯罪事實支配性,是正犯。行為人不必出現在犯罪現場,也不必參與共同實施,而是通過強制或者欺騙手段支配直接實施者,從而支配構成要件實現的,就是間接正犯。間接正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利用無責任能力者的身體活動。
第二,利用他人不屬于行為的身體活動受強制的身體活動。例如利用他人的條件反射動作等;使他人喪失自由意志進而利用其身體活動。
第三,利用缺乏故意的行為(利用不知情者的間接正犯)。
(1)利用他人不知情的行為。
(2)利用他人的過失行為。
(3)利用他人犯其他罪的故意。
第四,利用有故意的工具(被利用者雖然有責任能力并且有故意,但缺乏目的犯中的目的,或者不具有身份犯中的身份)。這種情形利用者和被利用者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1)利用他人有故意但無目的的行為。
例如,甲欲實施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向乙隱瞞牟利目的,利用乙傳播淫穢物品。因為乙不具有牟利目的,只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而甲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的間接正犯,二者在傳播淫穢物品罪范圍內成立共同犯罪。此處是間接正犯與被利用者構成共同犯罪的體現。
(2)利用他人有故意但無身份的行為。
第五,利用他人的合法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
第六,利用被害人的行為。當利用者使被害人喪失自由意志,或者使被害人對結果缺乏認識或產生其他法益關系的錯誤,導致被害人實施了損害自己法益的行為時,利用者成立間接正犯。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要區分共同犯罪人的分類的話,那么總共可以分為六個部分。可以從他們的分工,作用以及它們的厲害關系和程度來進行確定。如果是主犯的話,那么承擔的處罰肯定會更嚴重一些。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對工傷認定的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2021-03-12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