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眾斗毆罪自我辯護詞文本是怎么樣的?
審判長、審判員: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和《律師法》的有關規(guī)定,XXXX律師事務所接受XX市XXXX公司的委托,指派XXX律師作為本案被告人XXX的辯護人參加今天的法庭審判活動,依法履行辯護職責。本辯護人在開庭前,詳細地研究了控方的起訴書和有關證據(jù)材料,并就本案有關事實和情節(jié)進行了必要調(diào)查,剛才又參加了法庭調(diào)查,現(xiàn)對本案事實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為依法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現(xiàn)本著“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提出如下辯護意見,供法庭參考。
一、公訴機關對XXX的行為定性不準,不宜定為“持械聚眾斗毆罪”。
1、持械聚眾斗毆,一般是指用隨身攜帶的兇器毆斗,或利用毆斗現(xiàn)場原有器物毆斗。持械是聚眾斗毆的加重情節(jié),原則上,當持械的故意及行為系個體性而非一般性(或共同性)時,該加重情節(jié)只適用于個體。只有這樣,才能既符合共同犯罪構成理論,又符合罪責刑相一致的原則。
2、當持械的故意以及行為本身具有共同性或由個體性轉(zhuǎn)變?yōu)楣餐詴r,就有必要按照共同犯罪構成理論來分別認定了。持械者未形成與持械者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lián)絡,達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配合持械者毆打他人的行為,則對未持械者均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持械者是實行過限行為。
3、本案中,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無共同故意和共同行為,是認定是否構成持械聚眾斗毆的關鍵。相對于被告XXX而言,他事先沒有預謀持械,雖然在聚眾斗毆過程中有參加者持械,但他并沒有同其他參加者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也沒有有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lián)絡。故對XXX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對聚眾斗毆中“持械”情節(jié)的認定,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關鍵是看構成聚眾斗毆罪的基礎上有無“持械”聚眾斗毆共同故意。不能簡單歸罪,把一個、部分參加者“持械”歸責于所有的共同犯罪人。否則,將有悖于罪刑相適應原則。所以,對于XXX的行為性質(zhì)不應當定性為持械聚眾斗毆,而應當定性為普通的聚眾斗毆。
二、XXX在實施打架行為時還不滿18周歲,屬于未成年人。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XXX在案發(fā)時尚未滿18周歲,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人對社會的認識,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導和幫助,他們就會按自己的思維和認識去行事,包括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8條明確規(guī)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所以國家對于處于未成年人的成長保護十分重視,他們的健康成長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三、XXX事后的認罪態(tài)度也具有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
被告人XXX到案后能詳細交待所犯的罪行,在公安機關對被告人的多次訊問中,對整個作案過程從一開始就主動做了詳細的供述,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罪行。XXX在事發(fā)時由于年少無知,一時沖動,才觸犯刑法。但因其事后向公安機關和檢察院如實交代事情經(jīng)過,認罪態(tài)度較好,確有悔改之意,且社會危害程度不大,符合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請合議庭在量刑時能夠考慮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和悔罪表現(xiàn),在量刑時能予以酌情減輕處罰。
四、被告人屬于初犯,依法可以酌情減輕或從輕處罰。
被告人在此次事件之前沒有其他不良行為,無犯罪前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分子,根據(jù)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同時具有初次犯罪等情形之一的,應當宣告緩刑。綜上所述,被告人XXX犯罪情節(jié)輕微且因為初犯,因而屬于法定從輕情節(jié)。
五、本案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矛盾的轉(zhuǎn)嫁,這一點量刑時應予以考慮。
XXX平時表現(xiàn)較好,沒有違法犯罪前科,滑入犯罪的道路,與家庭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XXX家庭經(jīng)濟比較困難。因此XXX小學未畢業(yè)就輟學在家。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情感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同時,XXX參與斗毆的社會危害性不大,XXX參與斗毆的目的,只是朋友義氣用事,幼稚地要為朋友挨打之事討一個說法,其主觀惡性較小。盡管被告人XXX對自己的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社會矛盾的轉(zhuǎn)嫁,理應由社會分擔一定的責任,至少是道德責任。本案的發(fā)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所以只對被告人量重刑并不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綜上所述,鑒于本案被告人XXX主觀惡性小,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較小,且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屬未成年人,沒有前科,犯罪后能主動投案自首,且事后如實交代事實經(jīng)過,確有悔改之意,所以希望法院在定罪量刑時能夠從輕處罰。
辯護人:XXX
年 月 日
綜合上面所說的,辯護詞一般是屬于被告的權利,而且此辯護詞必須要符合條件才能進行辯護,不管是什么罪名在寫辯護詞的時候就要找到相關的證據(jù),從證據(jù)的角度出發(fā)來進行寫,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自己辯護,所以,好的辯護詞是可以很好的幫助自己。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聚眾斗毆罪屬于怎樣的犯罪類型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法律規(guī)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競業(yè)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法律對產(chǎn)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1房屋財產(chǎn)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轉(zhuǎn)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nèi)容
2021-01-26賓館拆遷補償參照哪些法律規(guī)定
2021-02-17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拆遷征地行政復議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9我國的拆遷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1公路擴建占房補償標準
2020-12-10園林苗木征地賠償標準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