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土地使用年限新規定有哪些
取消了土地使用年限。
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規定有哪些: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縮小土地征收范圍,探索制定征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政策解讀: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可是現實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為名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卻將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建設等。而在對農民補償方面,國家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土地安置補助費加起來,不超過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30倍。如果按照農業種糧的用途進行補償,按一畝平均毛收入1000元來算,每畝30倍才3萬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樓房,一平米就要賣5000元。
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
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2、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中的第三百五十九條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民法典》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
國家取消土地使用年限,目的就是縮小土地征收范圍,給予居民更多優惠。同時,給房地產商帶來了壓力,土地使用年限取消之后,居民可以通過自動續費的方式,繼續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從而減少對房地產的投資。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怎么確定管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補償有哪些規定?
房屋抵押有什么權利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