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所管轄的區域或者道路內發生的交通事故”。由此可見,公安機關是惟一有權在所轄區域調查、認定交通事故原因、責任的職能部門。公安機關進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履行法定職責,是一種積極的法律行為,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職權專屬性。而提出證據、鑒定結論則是普通的機構或個人就可作出,并非唯一。再則,鑒定結論一般不受行政區域的限制,無地域性,同時不需要主動作出,依申請才作出,是消極法律行為而非法定職責,。另外,公安機關在進行事故責任認定時,可就專門性問題委托技術機構進行鑒定,例如《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三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當事人生理、精神狀況、人體損傷、尸體、車輛及其行駛速度、痕跡、物品以及現場的道路狀況等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五日內指派或者委托專業技術人員、具備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而一般的鑒定結論、證據則不需要再委托其他機構來鑒定。所以,公安機關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是鑒定結論,而是具體行政行為。
這種認定,本質上是一種行政確認行為,即行政機關依法認定并公開宣告某種法律事實或某種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行為。行政確認不直接改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律地位,只是通過行政確認明確相對人的權利義務,成為決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先決條件。交通事故原因、責任認定確認了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會對公民的權利義務產生直接的法律影響。如果認定錯誤,受害人據此可以錯誤要求責任人賠償損失,公安機關可以據此錯誤進行處罰,法院也可以據此錯誤判決。類似的行政確認行為還有工傷事故確認,殘廢等級確認,火災事故確認等,雖不具有直接的強制執行力,但并不能以此來否認這些行為是行政確認行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難道不會出錯嗎?難道不會存在有爭議的情形嗎?難道不會存在走后門、找關系的問題嗎?其實都是存在的。如果存在認定錯誤,而受錯誤影響的當事人卻申冤無路、告訴無門,這就會極大不公平、極大不合理,也會導致公安機關可以毫無約束地犯錯誤,顯然這是不行的。根據法律規定,行政確認行為是可訴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作出概括性受案范圍的規定,即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均可提起行政訴訟。例如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給付和行政證明行為。 交通事故行政確認行為, 即應屬于該條規定的受案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6種不屬受案范圍的情形,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并未包括在內。因此,我國法律并未禁止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進行司法審查,也未明確規定禁止受理對該種認定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法院應該受理該類案件。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