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國保險報》第3版刊登了一張照片,說的是:今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財險福建省廈門市分公司與廈門氣象局、民政局等部門聯合舉行大型防災減災宣傳咨詢活動。宣傳內容中,有一項引起筆者的注意,這就是:公司近期獨家續保、政府購買的全市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
什么是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
據廈門網的信息,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的主要內容是,由于發生暴雨、臺風、泥石流、森林火災、飛機及空中運行物體墜落、非戰爭狀態下有組織軍事行動等災害事故造成居民人身傷亡,保險公司予以賠付,賠償限額為每人10萬元(含醫療費1萬元),累計2430億元(按廈門市人口計算)。
該保險既然是責任保險,而非人身保險,又由廈門市政府出資購買,廈門市政府應當是該保險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
從保險原理上看,公眾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對不特定第三者即社會公眾的賠償責任。購買責任保險、訂立責任保險合同的目的是轉嫁被保險人可能產生的賠償責任。責任保險所承保的賠償責任,是被保險人依法應當承擔的,是與責任保險合同無關的,不是由于訂立責任保險合同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如果被保險人不購買責任保險,由被保險人自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保險人購買了責任保險,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筆者想說的是,如果災害事故發生,造成居民人身傷亡,政府在法律上并無賠償責任,自然也就無必要轉嫁賠償責任,也就無需購買這種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
那么,對于自然災害造成的居民人身傷亡,政府有沒有賠償責任呢?
我們首先從法理上分析。政府對居民的賠償責任可以是行政賠償責任或民事賠償責任?!?a href='http://www.sdjlnm.com/peichang/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國家賠償法》對行政賠償作了規定,只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違法侵犯人身權,才產生對人身的行政賠償責任。自然災害造成的居民人身傷亡,顯然不屬于這種情況。民事賠償責任,包括合同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由于廈門市政府并未與居民事先訂立合同,災害事故的發生也不是廈門市政府的違約行為,災害事故造成居民人身傷亡不使廈門市政府產生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包括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過錯責任,是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錯,才承擔賠償責任。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是自然力運行的結果,并非政府行為,政府并無過錯,當然也就不產生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雖不以行為人的過錯為歸責原則,但必須以法律的明文規定為依據?!?/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土地流轉合同中附著物包括哪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