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所居住的房屋一般都是以小區為單位的建造的,但是小區的建設除了房屋以外還有公共使用的很多面積,而這些面積作為小區的一部分自然需要有居住在此地的居民進行合理承擔,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區土地使用權的分攤怎么進行?
一、小區土地使用權的分攤怎么進行?
分攤方法的選擇樓房土地面積分攤的方法主要有面積分攤法、地份分攤法、樓價分攤法三種。使用地價分攤法和樓價分攤法計算涉及的因素較多,不同的時期價格不盡相同,地價、房價之間的又沒有固定的關系,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因此雖然比較合理,在運用上并不多見。
面積分攤法遵循的原則公平公正、合理分攤原則。對住宅小區內的所有權利人都要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合理分攤,讓所有權利人公平分享樓房所在土地增值的收益。當樓房發生毀損或者面臨拆遷改建時,所有的權利人有權決定對樓房的處分事宜,并獲得相應的補償。區別對待、分開分攤原則。由于用途不同,地價、房價也不同,尤其是對多用途樓房,分攤時應分攤建筑占地面積,然后再分攤共有面積。 誰使用、誰分攤原則。對住宅小區內的幼兒園、醫院、市場等非單純小區配套設施,已明示為個人所有的綠地花園,以及住宅小區權利人不能使用的其他部分,應單獨劃出,不參與分攤。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原則。對已經按契約分攤、由于歷史原因造成分攤不盡合理等現實情況,不必苛求統一,應采取“老房老辦法,新房新規定”的做法,保持面積分攤方法的基本穩定。
分攤計算的具體方法地上建筑物分攤土地使用權(地上)面積的計算。
分攤建筑占地面積的公式為:分攤建筑占地面積=權利人建筑面積×本幢建筑占地面積÷本幢建筑面積;
分攤共用面積的公式:分攤共用面積=權利人建筑面積×(宗地面積-總建筑占地面積)÷總建筑面積。權利人分攤土地面積=分攤建筑占地面積 分攤共用面積。
地下建筑物分攤土地使用權(地下)面積計算公式。
地下建筑物分為兩種。
一種是與地上建筑物連為一體的地下建筑物;
另一種是離開地面一定深度單獨建造,不能與地上建筑物連為一體的地下建筑物。
總之,在分攤之后的面積價值才是居民實際購買所需要的費用,但是在購買和分攤之后居民就有足夠的權利去合理使用小區內的合法設施,如果小區的居民發現自己的權益被其他人侵害可以委托律師訴訟。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農村宅基地住房拆遷補償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2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