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歇性精神病被告盜竊罪辯護詞的內容有哪些?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二、精神病人刑事責任如何劃分?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犯罪嫌疑人的辯護律師以間歇性精神病進行辯護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必須要向法院提供犯罪嫌疑人屬于間歇性精神病的確切鑒定報告,而且,公訴方如果以盜竊罪起訴了的話,那也說明公訴方可以證明,當事人在實施盜竊的時候并不是屬于精神病病發期間。
盜竊罪最新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盜竊罪的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
盜竊罪請律師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9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手續
2021-02-08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要怎么寫
2020-12-05拆遷補償安置條例
2020-11-22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證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