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房都會很關注房子的產權問題,其實關于房子的產權就是土地使用權的產權70年表示的就是土地的使用權期限是七十年的時間。一般房子的產權計算是從開發商劃撥土地開始計算的。那么關于房屋土地使用權有38年是什么意思?
一、房屋土地使用權有38年
70年產權是經過多方論證過的。指房屋建筑產權的歸屬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工業用建筑。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權屬年限為70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用地50年;工業用地、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商業、旅游、娛樂設施等用地年限40年。
土地是歸國家所有的,一般說的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實際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得1-2年,到你手里使用年限就不到70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況且住宅樓的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幅度,房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便不能再用了。 70年后,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你的房屋進行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在我國法律規定中,“土地使用權”與“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是:居住用地70年,70年土地使用期滿后,土地收歸國有,地上建筑物仍然屬于業主所有。如果再次申請土地使用權,則應該根據當時的地價水平,補繳土地出讓金。
根據這一條例,購房人取得的商品房使用權限必須也只能建立在70年土地使用權的基礎上。而房屋開發商從土地管理部門獲得土地批租權后,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通。
商品住宅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在1~3年,房產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著開發商開發住宅時間的長短而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明顯的“房產產權期限縮水”。
區別
有調查指出,超過70%的購房者不清楚“土地使用權”與“房屋產權”之間的不同概念,也沒有意識到絕大部分能夠入住的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產權期限縮水”情況,在不明不白中成為“冤大頭”。購房者不理解概念從而干脆對其置之不理是造成“隱性縮水”問題得不到重視的重要原因。
還有購房者因為產權算了一筆賬:“住宅用地的使用期限是70年,但按房產證上的日期推算,買的房子一般只有65年使用期,整整少了5年!而買房時付的總房價卻從為因此打折,少5年不就等于多付錢了嗎?”
遺憾的是,這種簡單的估算方式沒有得到房屋產權管理登記部門、房地產開發商、法律和經濟學界人士的贊同。
續約產權
要想知道房屋產權到期后怎么辦,首先要了解我國的房屋制度,土地和土地上面的房屋是具有不同的所有權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就在于:房屋所有權(即房產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住宅樓設計壽命一般為50年)就能一直享有,“房產證里是沒有期限登記欄的”;而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比較常見的是40年、50年和70年。
也就是說房子的所有權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塌(設計壽命一般為50年),這房子就一直是產權人的,但土地是國家的。根據項目的立項不同,租用國家土地的周期也不同:像住宅用地產權為70年,工業、科教文衛體綜合類用地產權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產權為40年。
另外,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房產由國家無償收回。房屋所有權也就自然消失。
還有一種情況是,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根據法律規定沒有批準續期的(即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土地使用權國家無償收回,但對于地上房產,根據收回時的殘余價值給予相應補償。
雖然住宅產權期滿后可自動續期。但再次申請土地使用需要補繳多少土地出讓金,應該以什么樣的標準補繳,擁有房屋產權的業主是否愿意繳,能否繳得起,一旦有房屋業主不愿意繳納,土地上的房屋該怎么處理?這一系列的問題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政策能夠回答。
房屋土地使用權有38年是什么意思?一般房屋的土地使用權都是七十年的,一般這個七十年是商品房的標準,一些商業性的住房,比如現在很多城市的開發商都會銷售一些單身個人公寓,這些就是在一些地段很好的地區,屬于商業性住房可以住人也可以當工作室,產權時間為四十年。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行政賠償流程有哪些
2021-02-08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