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居住的住宅當初在修建的時候占用的也是屬于國有土地資源的,但實際上很多人潛意識當中自己購買了這套住宅以后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土地權歸屬的這個問題了。大家可否知道,實際上民用住宅的土地使用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小編下面要介紹的內容就是,民用住宅土地使用年限的依據是什么?
一、民用住宅土地使用年限的依據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年限: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5)倉儲用地50年;
(6)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二、到期的處理
如果房屋使用權性質是居住,按照法律規定自動續期。如果房屋使用權性質不是居住,就要看當初土地轉讓合同是怎樣約定的,有三種可能:
1、可以續期,需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不可續期,土地使用權收回,對土地上建筑物、構筑物予以補償;
3、不可續期,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未按法定期限申請續期,以及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未批準其續期申請,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1)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國家是國有土地的所有者,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相對獨立的財產權,它只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在一定年期內由國家讓渡于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支付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在該年期內使用土地的權利,即取得了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當出讓年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就不在擁有該土地使用權。因此,國家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應當是無償的,不應附加任何條件。
(2)國家在無償收回起土地使用權的同時,無償取得該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因此,無論是商業用房的40年使用年限(少數50年)或者民用住宅房使用年限70年,都只是針對該建筑相對的土地使用權。40年或者70年后,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但是不影響房屋的所有權,簡而言之,房屋在所有權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是一直歸所有人名下的。
由此就能夠看出,民用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是最長的,時間高達70年,實際上,民眾普遍不知道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在居民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了以后,國家就強制征收回土地的這種做法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在這里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一句的就是,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不會影響到業主本人的各種權利的。
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繳納的標準是什么
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認定及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8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多少分貝為噪音擾民
2021-02-16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