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前加害行為和假想防衛區別有哪些?
事前防衛與假想防衛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事前防衛。事前防衛也稱為事前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而進行的所謂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1、發生不法侵害的可能不同
事前防衛與假想防衛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為雖然尚未發生,但不是不可能發生,防衛人只是提前進行防衛。而后者是在根本沒有發生也不可能發生不法侵害的情況下,主觀臆想有不法侵害行為而實施防衛行為。
2、實施觀念不同
事前防衛,又稱“過早防衛”。是指對尚未開始的不法侵害行為的實施防衛。防衛不適時的一種情況。不符合正當防衛的條件,因此它不是正當防衛行為。
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3、發生行為判斷不同
不法侵害尚未開始,雖然有侵害的先兆,但是否會有實際的不法侵害發生尚難以確定,若允許進行防衛,可能會損害某些并不想實施不法侵害的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他人尚未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人預先加以打擊,屬于“事先防衛”。
4、造成結果不同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因此,不能把假想防衛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事前防衛行為造成危害后果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正當防衛的條件有哪些?
1、有不法侵害發生;
2、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3、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4、正當防衛必須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
5、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綜上所述,人們遭遇不法侵害時,可以采取正當防衛方式維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在防衛的分類里面,有假想防衛和事前加害,其中事前加害也是事前防衛,假想防衛在發生行為判斷、造成后果及實施觀念上和事先加害行為是不同的。
行為人假想防衛定罪嗎?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防衛過當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小三懷孕生下孩子算重婚罪嗎
2021-03-20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土地入股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5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