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執罪是當事人拒絕執行法院的相關判決決定,在具備履行責任義務的前提下依然拒不執行的違法行為。拒執罪具有主觀故意性,情節較為嚴重,應受到法律的追究。那么法院審理拒執罪的現狀是怎樣的?拒執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下面律霸的小編就帶大家仔細了解一下相關法律知識。
一、法院審理拒執罪的現狀是怎樣的?
罪名不夠嚴謹
現實生活中,由于法律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以為只有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和裁定書,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對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人民法院的調解書以及支付令、公證債權文書等拒不執行的,構不成犯罪,其實2002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犯罪對象作了擴大的立法解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這一規定雖然解決了理論上的紛爭,但是罪名并沒有能夠予以修改,造成了許多當事人認識上的誤區。另外,該罪名也沒能反映出犯罪的本質,罪狀描述也不夠精確。
原審當事人疑惑多
最高院《解釋》中的第八條規定,“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按照此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商事、行政、刑事附帶民事的審理和執行中,對拒不執行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拒不履行義務的當事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構成犯罪的,均應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案件移送后被國家偵查機關所代替,隨之而來的是案件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民商、行政、刑事附帶民事的案件變為了刑事案件。這種訴訟主體的更替是案件當事人始料不及的,原本是一般的民商、行政、或刑事附帶民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他們的權利義務到此變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地位,一旦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或立案后難以查證處理,就會給原審的當事人帶來較多的疑惑與茫然。最高院《解釋》第八條規定,“……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若是甲地法院審判的案件到乙地執行(或委托乙地法院執行),執行中乙地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基本構成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原案件審判在甲地,違法犯罪事實卻在乙地,此案件按規定應該移送到乙地公安機關管轄,乙地的公安機關審查立案后,為了查清案件或財產情況,能否到甲地去偵查?原審案件的當事法院又該以什么身份為偵查機關提供情況,又該由哪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哪個法院審理判決呢?這都是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一個案件從審理到執行,是因為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的行為造成的,若在辦理“拒執罪”中有偵察機關介入、檢察機關的監督權的提前介入,不僅給被執行人及相關人員留下了時間和空間,使其有更多機會設置障礙隱匿轉移財產,而且增加了訴訟成本,增大了執行難度。最終有可能損害申請執行人的權益。
二、拒執罪的構成要件
犯罪主體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犯罪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主觀方面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客觀方面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很多人對拒執罪的適用范圍存在著一定誤區,并不是只有拒絕履行法院判決書的行為才屬于拒執罪,拒絕履行法院的調解書及支付令等行為也屬于拒執罪的范疇。拒執罪在法律定罪范圍上以及法律實踐過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有待于完善發展。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在我國關于拒執罪可以追究幾次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