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和坦白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自首和坦白都是刑法中兩種常見的量刑情節。但是司法實務中,很容易混淆兩者的性質。這對于罪犯的量刑是有影響的。因此,為了維護罪犯的合法權益,做到罪責刑相適應。本文就自首與坦白的異同作相應分析。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規定,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廣義的坦白包括自首。狹義的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被司法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并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行為。
自首與狹義的坦白之間的相同之處是:
(1)二者都以犯罪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
(2)二者在犯罪人歸案之后都能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
(3)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行為;
(4)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適當的從寬處罰。
二、自首和坦白的區別是什么?
二者的區別是:
(1)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之后主動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的行為,坦白是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
(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現較好,其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迫認罪的,其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大;
(3)自首是法定的從寬處罰情節,坦白是酌定的從寬處罰情節。
自動投案的對象是有關機關和個人。這里的有關機關包括: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公、檢、法的派出機構;公、檢、法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犯罪人所屬的國家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如果在農村,包括犯罪人所屬的鄉、權政府及其治保組織。城鎮的無業居民、未就業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除了向司法機關、所在街道組織投案外,還可向其親屬、父母所屬的機關、單位投案。犯罪人除了向以上有關機關投案外,還可以向某些個人投案。這些“個人”主要指執行職務以外的司法機關及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農村,“個人”主要指基層黨政干部,如黨支部書記、村長、村治保主任等。但是,如果這些“個人”根本不可能將其犯罪告知司法機關,甚至可能幫其掩蓋罪行的,就談不上投案。
生活當中不管是自首還是坦白,都是屬于認罪的積極的態度,因此法律當中對此在定罪量刑過程當中是予以考慮到的,可以從輕或者是減輕進行處罰。但兩者也是存在差異的,自首是法定的從寬處理的情節,但是坦白不是。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嗎
累犯自首可以輕判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嗎
2021-02-24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農村宅基地村里蓋章有效嗎
2021-01-30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家人經濟犯罪會凍結家人的財產嗎
2021-02-28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