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和未遂的量刑標準一樣嗎?
犯罪中止和未遂的量刑標準是不一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還有哪些區別?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三、犯罪未遂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性質根本就不一樣,因為犯罪中止是當事人自己放棄的犯罪,但對于未遂犯,當事人在實施犯罪的整個過程中從來就沒想要放棄犯罪,所以對于未遂犯,還是應該適當的進行刑事處罰的。
犯罪未遂的量刑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犯罪未遂工具對象屬于不能犯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政府不履行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0-12-15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