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自己并不親自參加某種犯罪,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產生犯罪意圖,通過他人去實施犯罪。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中最為復雜的一種類型,社會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點:
1.必須具有引起他人產生犯罪意圖的教唆行為。也就是用勸說、慫恿、利誘、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無犯罪意圖,或雖有犯罪意圖但不堅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圖,堅定犯罪的決心,以達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對已經決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辭鼓勵,促其順利實施犯罪,該種行為屬于幫助犯罪,不屬于教唆犯。
2.必須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為會引起他人產生犯罪的意圖,進而實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詞不慎,無意間說的一些話,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圖,導致了犯罪的發生,不能認為是教唆犯。
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所謂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實際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對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實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處罰上也應有所不同,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刑法關于主犯的處罰規定處罰。
2.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的發育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易受壞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擊壞人對他們的腐蝕,法律作了特別規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所謂“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沒有起到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意圖,實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沒有實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沒有實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危害結果。二是被教唆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教唆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沒有實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尚未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或者雖造成危害結果,但與其教唆行為沒有因果關系,因而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法中追訴時效的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拆遷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1-16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有哪些區別
2021-02-13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會直接影響補償數額嗎
2021-01-15宅基地拆遷安置補償法律依據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