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鋪土地使用年限規定是怎么樣的?
根據中國現行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的商鋪土地使用年限是根據使用性質的不同來畫定的,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40年,綜合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50年,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
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后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準。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事業性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
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睋?,在《物權法》出臺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
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多對于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針對所投訴的市區某樓盤的土地使用年限少了16年的問題,該房地產開發商的有關負責人梁經理就曾表示,該地塊于1993年出讓時,他們公司并不是一手買家。2007年,該公司接手此地塊時,地塊的閑置時間已經很長了。
同樣,在江海區一“縮水”16年的某樓盤所在的地塊,在1994年首次出讓后,也閑置十多年才開始大面積開發。對于閑置時間長的問題,有市民認為,其中不乏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取得土地后,為賺取最大的利潤,故意不及時開發,等待升值后再進行開發,而等到可以銷售時,土地使用年限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對此,市國土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來,我市國土部門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加大處置閑置土地力度,有效抑制了土地閑置的現象。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也是造成“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對此有同感。他們認為,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土地是有使用期限的,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土地都是有時間期限的,因為土地并不是我們個人所有的,是國家依法出讓或者是劃撥,所以我們才能夠獲得土地的使用權,按照類型的不同,土地的使用期限也是不同的,商鋪的使用期限一般都是四十年。
最新的土地出讓年限是多久
土地租賃合同最長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